观【红男绿女】有感
(无名)
虽说从看过好莱坞巨片【奥列弗】电影开始,对百老汇音乐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凡音像市场能觅到的,都搜罗了一些,所收牒片数量也颇为可观。但真正在剧场里观看百老汇式的音乐剧,这还是第一次。
剧场的气氛相当热烈,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时时发出叫好的呼声。当然,我可以超脱一些,能跳出随剧情起伏的热闹氛围,静静地观赏着,思考着。客观讲,这批刚学了音乐剧两三年的大学生,有此佼佼成绩已属不简单了。尽管还有些稚嫩生涩,但一个个都生气勃勃,对他们自己的专业,显示出十二分的热衷、投入和敬业。这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红男绿女】是百老汇音乐剧经典之一。它诞生在上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离美国西部开发还并不遥远。剧中赌徒与圣女的爱情游戏,我们在众多的好莱坞西部片中都见识过。如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大江东去》等片,我们从“西部片”中所看到美国赌徒的形象是非常逼真自然的。美国电影虽说没有斯坦尼影子,但他们的表演还是非常写实,非常生活化,演来轻松自如,神形俱备。我想【红男绿女】几度轰动在美国舞台或银幕,就是尽管是个虚构的故事,但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却是在美国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在我们统称为美国人,其实包括了欧洲移民;(欧洲移民中又有英格兰系,拉丁语系,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以及东欧斯拉夫语系的民族)以解放了的黑人为代表的非洲系民族;以古巴墨西哥南美洲土著民族……融合成百老汇演艺场丰富多彩音乐舞蹈独一无二的戏剧风格。而百老汇音乐剧更是这种多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典型代表。曹禺先生称之为“美国的戏曲”真是恰到是处。它大胆、热烈、奔放、活跃,与中国戏曲的含蓄、内敛、优雅、从容,恰恰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但音乐剧与我国戏曲所恃有的艺术元素基本相似。我们学习借鉴百老汇音乐剧,至多学到“形似”,足已可打满分了;而要学到“神似”,却是难上加难,孔子学院高材生汉语学得再出色,嬴得的也只是一片善意的哄笑声。因为彼此的民族气质,思维方式,表达形态,却是怎么也不会灵魂附体,形神如一。不要说我们生活在地球另一半,就拿出身在美国的华裔青年,他们不懂华文,只会讲美语,当地人称他们叫“ABC” ,如果他不开口,举手投足,喜怒表情,你决不会猜出他是地道的“美国人”。所以我常用“神韵”两个字来阐述一个民族的特有气质,就基於此。
我絮絮叨叨说了些文不对题的语,并无贬低上戏学子们演出成功之意。演出还是十分精彩!无论是导演,演员都化了十二万分的努力,场上热烈的掌声便是最实在的赞美之声。演唱者的音色,对曲调感情的把握,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你学西方音乐剧,学得再天衣无缝、一丝不差,拿到国际上去接规,人家也祗会说:“呵,百老汇的【红男绿女】,学得不错!” 决不会有人承认这是中国原创剧【红男绿女】。只有打上本民族烙印的文艺作品,才能立足於世界文艺之林,攀登顶峰,傲然屹立。好在同学们都是“戏曲音乐剧”班的。一次借鉴式的演出成功,千万不要沾沾自喜。因为真正的音乐剧民族化之路,你们应该是一群拓荒者,任重而道远,刚刚在起跑点上,不要因为一次成功便飘飘然晕头转向,或者把他人的牙慧,当成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这条不是成才之道,切莫误入歧途。
好在一些有思想的学者,己在思考这个严肃的问题。你们的老师开办“戏曲音乐剧”班的宗旨已有明确的目的。【中国音乐剧史】作者文硕先生,之前还写过“音乐剧表演概论” “美国音乐剧对欧洲说NO” 两部巨著。他翔实地列举了几乎囊括西方音乐剧所有的实例,加以探讨和论证,最后答出的结论,即是中国的音乐剧,必须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中国早已走了几千年,只是我们并没有采用“音乐剧”外来词汇而已。看了【红男绿女】之后,第一个在我心里形成强烈的冲击的是:文硕的观点是绝对科学的,合乎逻辑的!以前我只是通过他的论文,几次表达过对他支持的观点。但这次,我是真正从实例中感觉到他的民族音乐剧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它对民族音乐剧发展将产生的深远影响力。
前不久,我对香港音乐剧电影【三笑】和邵氏影业近三十部黄梅调电影发表了一些看法,也引起一些杯水微滥般的争论。其实,国内实例也有不少。不去扯什么三皇五帝陈年旧账,就以【刘三姐】电影为例。它的前身是采调剧——广西的地方戏的一个剧目。经过许多音乐、电影界的艺术家们共同努力,终於虫蛹化蝶,成了名声大噪的音乐剧电影。最先唱出名的是傅锦华,她算得上广西一代歌后!拍电影时考虑到演员年龄,上镜等因素,改为黄婉秋主演,配唱仍是傅锦华。电影作曲则是大名鼎鼎雷振邦。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土剧种,改编成民族音乐剧最成功的实例。雷振邦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歌曲。在处理【刘三姐】作曲时,他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采调的原始旋律,只是在背景音乐、和声配器上作了大量发挥和提高,使【刘三姐】唱响全国,唱响全世界,至今仍有顽强生命力!最近听说广西又搞了个【印象刘三姐】,为旅游业又火了一把,看样子,广西人靠【刘三姐】可以吃上几辈子,一点也不是夸大其词!
从【三笑】到【刘三姐】,印证文硕提出民族音乐剧的理论慨念,决非凭空臆造,无本之木。而是在全方位考察中西方音乐剧,歌剧,戏曲演变历史之后,高屋建瓴,大胆立论,给人一个让人无法辩驳的答案,树起了一面足以影响戏曲后世命运的改革大纛。
我们不妨畅想一下,全国三百多个剧种,包括已“断子绝孙”的和即将香火消亡、奄奄一息的,每个剧种搞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具有自己音乐风格的民族音乐剧,在全国各个大城市大剧场每天上一本戏,360天,可以天天换花色,换口味,让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团体打上一针起死回生强心剂,还怕凤凰涅槃不了,撑不起民族文化一片新天地?
所以我想寄语上戏“戏曲音乐剧”班的莘莘学子们,你们不光是要学好几部引进的西方音乐剧,你们肩负着开拓民族音乐剧大任!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传统决不是古董遗产,而是一颗颗沉睡的原子核,一旦裂变,它所发出的光焰足够照彻九重天!人各有志,信不信由你。至少,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