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娴视野】文硕:音乐剧赤子与斗士

痛定思痛: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的再次反思

李漁——中国剧史上一颗久被尘蒙的天王星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诗人--夏完淳(阿泰)

中国远古音乐鼎盛期何等辉煌(阿泰)

中国戏剧史开卷之作--九歌(阿泰)

-曲霓裳 千古绝响(阿泰)

滩簧与弹词的血缘亲 (阿泰)

沈如春:本色性情忆“水辉”

文硕:一代百老汇影像的中国背影

蔡元培:大同乐会郑觐文著《乐器图说》之序

杜麗娘的前世今生(阿泰)

怎一个“减”字解得?——与余秋雨先生讨教讨教加减剩除法则(无名)

秦淮八艳 女中豪杰读《许如辉【梅花曲】在四川发现》有感(无名)

元杂剧创造了中国音乐歌舞剧的巅峰一代(阿泰)

世界上最牛音乐剧出在乾隆朝(阿泰)

尼可罗·帕格尼尼

陈正生: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的标点、评注

陈正生:郑觐文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
  更 多...
【转载】林鸥:冯玉奇新传 点击数:5678

 

       冯玉奇新传

 

           (林鸥   文)

 

冯玉奇,1918年左右生。浙江慈溪人。他个子不高,可惜右眼有残疾,只有一只左眼可用,所以他有一个别名叫左明生,后来他自己又署名冯左明。
       
我从他的书上知道他有一个姐姐叫冯纫英,姐夫叫严苢疄。
       
在冯玉奇的书上留下过序、跋、批评、题诗、词、字的人有余碧筠(浣花轩主)女士、李若冰、玉琴女士、晚香馆主、秋秾、纫英(冯纫英)、泣珠玉、廋红、曼佗室主、韬父(晚香楼)、浮碧山樵、韩修勇、觉梦(海上春在楼)、吕云峰(海上春在室)、刘剑冷、金雁(海上听雨楼)、俞化行、志秋、唐笑颜(海上饮雪轩)、卧月老人、红叶馆主、严苢疄、姚无畏、晚晴楼主毕雨香、冰心子、玄机、我慈水人知非子等。
      
校阅过冯玉奇书的人有陈冠英、储苏民、储菊人、周晓光、诸有人、陈宗琪、吴梅玉、罗剪波、胡文正、陈惠如、谈梦阶、陈谟陶、蔡钧义、陈惠芹、陈佩贞、殷剑豪、沈立宽、樊文敏、黄梓香、丁守垠、张恒、陈驾凡、吕琪、张厥新等。
        
和冯玉奇有合作关系的有邵钧轩,邵钧轩写了一本小说由冯玉奇指点修改后署两人名字出版,书名《春残梦断》。邵钧轩还著过小说《星》、《梦》、《露》、《青衫红泪》,后来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供职。
       
在他出版的书上署名时用过慈水冯玉奇、四明冯玉奇、句章玉奇、海上冯玉奇。但他也用过海上王大可的名字出过一本小说,也用王大可的名字校阅自己的小说,也用大可山人的名字评过自己的小说,并用金宇珏的名字发表过剧本,也用这个名字注册了文友书局和文粹书局。而他在去香港和台湾后还用过冯左明、金杏枝的名字出书。他的书斋名有海上先觉楼、先觉楼。
       
据说冯玉奇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也有说他读过复旦文学系,国学很好,外文却不好。但自九一八后,有人说他感国事之蜩螗,佯狂海上,觉天下事无可为者,曰从事小说家者,虽雕虫小技,实经国文章
        1937
年开始写小说。处女作为《解语花》,这是因他的友人梦兰所讲的一个故事而写的,1937年末由上海春明书店出版。这是他在上海养病时写了一个月的作品,有二十四回,书写完,病也痊愈了。出版不到两月,即为东方书场取材,编为话剧,天天满座,各电台也相继播出话剧录音,一时广为人知。那时他应该只有19岁。
       
友人告诉冯玉奇《解语花》被国华影业公司搬上银幕,冯玉奇深以为喜,即去国华影业公司问询,张石川出面接待,张说《解语花》电影剧本由范烟桥所编,内容情节与冯玉奇的《解语花》不同,并取出范烟桥所编剧本给冯玉奇看,冯玉奇看到人物姓名确不同,情节不及细看,于是冯玉奇扫兴而回。因冯玉奇与范烟桥有一面之缘,所以不久范烟桥即写信给冯玉奇解释致歉。但春明书店老板告诉冯玉奇,他曾托顾明道向范烟桥问过《解语花》电影剧本的真相,范烟桥说他不知道有《解语花》这本小说,也不知道有冯玉奇这个人。冯玉奇听了这话不禁失笑,认为范烟桥有外交手腕,偷了他的《解语花》三个字向观众作号召,钓名沽誉。所以冯玉奇在《解语花三续》的开场白中写了这件事。
       
不久,冯玉奇后来又写了小说《海国春秋》,先刊载在《时报》上。由此,他认为小说可以言论自由,不束缚我的思想,就这样他一连写下了二十多部小说。
        1938
年,他看了移风剧社周信芳演《文素臣》,十分欣赏。后来应友人之请,又把文素臣的情节,按原本剧本酌量增删,费时一个月,编成《文素臣》一书。
        1939
9月,他曾去贵州、桂林等地。当时他已有三四十种作品出版。
        
19435月,冯玉奇已出版小说90多种,出版他的书局也有七、八家。他自觉憔悴,停笔数月,创办了一个业余话剧团体。写剧本,考演员,排戏,租场子,借布景,也忙了大半年,直到冬天才又恢复写作。
        1944
9月,越剧名伶袁雪芬病后复出,她组成的雪声剧团在上海九星大戏院首场上演《雁南归》(928~1015日连演十八天),此剧由冯玉奇编剧。他在雪声剧团剧务部工作了近一年,编了《雁南归》、《红粉金戈》、《太平天国》、《有情人》、《孝女复仇》五部戏后,于1945年夏离开。
       
而在19456月下旬,傅全香领衔的全香剧团到九星大戏院演出。共上演了由胡知非、刘涛、冯玉奇、姚明等人编导的新戏20余部。从9月至19465月,全香剧团演出于红宝剧场。编演了《小妹妹》等新戏10多部,参与编导的人员中也有冯玉奇。
        1946
1月下旬,由徐天红领衔的天红剧团组成,剧务部成员也有冯玉奇。自21日至75日,共上演了《遗产恨》、《飘零泪》、《义薄云天》、《流亡曲》等12部新戏,营业极盛。
       
而正在这时,冯玉奇写了一本以越剧名伶的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艺海双珠》,被以诽谤罪告进了警察局。
       
这本由上海华英书局在19461月出版,广艺书局总经售的小说,是较早描写上海越剧界演员圈子和小报界状况的,但由于写实与虚构混在一起,又明显地影射名人,以袁雪芬(书中名袁瑟芬,原名王明珠)、傅全香(书中名傅园香,原名叶莲珠)、马樟花(书中名马章华)、焦月娥、魏兰芳为主角,书中影射的人名、地名还有姚水娟(书中名姚瘦鹃)、范瑞娟(书中名范蕊鹃)、九星大戏院(书中名九新大戏院),甚至连剧务部的同事孙文毅(书中名孙份仪)、南薇(书中名刘劳敞,又名内肥)、张坚安(书中名张硬平)也影射在内,发泄了他对这个圈子的不满。同时他也把自己写进书中,名叫田大可,自称生平就很高傲,大有落落寡合的脾气。
       
更不可思议的是,冯玉奇在1945年居然已经敢在小说中说戏院老板姓张叫老帆的,张老帆在越剧界也是一个数一教二的坏蛋,据说以前是流氓出身,后来搭上了一个花旦,靠着花旦的号召力吃饭,慢慢的居然也做起老板来了。这是在说张春帆,要知道那时筱丹桂还没有死,张春帆还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由于此书涉及诽谤,据袁雪芬说越剧联谊会控告,这位冯先生就被传到警察局,第一次他本人不到,当局则因为此事与我很有关系,我也到警察局作详细谈话,第二次他传到了,查问的结果,他回答得很妙,我和袁小姐并无仇恨,这本书中写的确是向壁虚造,但是我写作的动机,一方面消消雪声辞退之气,同时也想借此赚些钱吧?’”“他既知罪认过,所以也就接受当局调解禁绝该书,不准偷售,如有发现即行查办,且不准有类似性质书籍出版。’”
        
实际上,他后来把书中人名又改了一遍,这本叫《艺海双珠》的书在19471月又改名由上海广艺书局出版了,书名改为《千紫万红》,内中被影射的人名全都改过,连被影射的戏院名称也改了。书中把张春帆改名施金城,但原来关于张春帆的那段话还是没有改。
      
不久,他为尹桂芳的芳华剧团写了《长相思》、《血洒孤城》两个剧本,又写了一个剧本《泪滴灯花开》,署名金宇珏
        1946
6月,因宁波天然舞台几位前台老板不和,戏班解散,徐玉兰受傅全香之邀去上海。19467月起,天然舞台新任经理朱仁富聘请花旦吴梅珍、小生毛佩卿、老生魏梅照、小丑汪如亚为四柱头组班,并聘请编导陶贤、袁锡芳和绘景师王云标等合作。毛佩卿等锐意创新,与编导刘涛、蒋芳菲、樊篱、胡知非、陈白枫、冯玉奇等合作,先后编演了《喜相逢》、《姚小红》、《狂风暴雨》、《画中人》、《好花结好果》、《小羔羊》等六十多出新戏,开创了宁波地方越剧搬演新编剧目和时装戏的新局面。
        1946
年下半年冯玉奇逐渐脱离越剧界后,又埋头写起小说来,同时又以金宇珏的名字开了文粹书局和文友书局,和大明书局一起经营他的小说的出版、经销事务。
       
1947年夏,冯玉奇写的小说已有一百多种,而在1947~1948两年中,更是有月出两、三种的速度出书,成了当时出书最快最多的作家。
        
19497月的《花落谁家》出版,冯玉奇大概出了205种书,赢得了不少读者。
       
从各种文献来看,冯玉奇与当时的政治派别没有直接来往,当时政府属下的文艺界、作家团体,他都没有参与。在他的小说和应用文著作上有交往的也只是他有限的几个朋友,和出版他著作的几个书店老板也关系良好,各挣各的钱,他应是不缺钱的,而他用金宇珏的名字开了文粹书局和文友书局,也当起了老板,我想这应是他怕盗版太多而自设防备的吧。
       
说冯玉奇的低调,有人说他可能从事特殊工作,而从他的经历和行为来看,也是确实是比较灰色的,也符合从事特殊工作的条件,但因为没有证据,也不能妄加评论。
        
但在冯玉奇离开大陆后在香港写书时,他有112本小说被大陆查禁,除了所谓淫秽,还有歌颂国民党特务反动,于是,他被视为是反动人物。
        1949
5月后,冯玉奇离开上海到了香港,在香港他与上海过去的几个书店继续合作,如励力出版社、大文书局、汇文书店等。并与几家香港新开的书店合作出书,重版了好几种书。又写了几十种书,最多的是由长兴书局出版的书,还有香港文兴书局、香港小说林书局、香港联发书局、香港互助图书社、香港激流出版社、香港镇成书局、香港鸡鸣书屋以及一家不具名的出版社等。
       
而到了1953年,香港五桂堂书局聘冯玉奇为编辑,并与他签约,出版小说二十多种。
       
当他在香港时,他用冯左明的名字已在台湾出版了《爱恨交响曲》,这是1953年的事。
        
1954年,他又用冯左明的名字在台湾出版了《最新作文描写辞典》。从这本书序中可知,他这时已到了台湾。
       
在台湾,他用冯玉奇的名字出版小说,用冯左明的名字出版《尺牍描写辞典》等应用文类书。
       
据统计,冯玉奇在香港和台湾用冯玉奇的名字出版的书一共有131种。而用冯左明的名字出版的书有24种。
       
据传说他到了台湾,当过一个报纸副刊的主笔,写过什么作品还在调查中。
    但他到了1956年秋写了一本小说《冷暖人间》,但出版时已在1958年初冬,却是用金杏枝名字出版的。金杏枝就是冯玉奇这件事是台湾的一个传说,我听到一位台湾报界知名人士说是肯定的,这应是可信的。因为,从此台湾在二十年中再没有用冯玉奇名字出版的书,用冯左明名字出版的也只是应用文类书。而小说一律是用金杏枝名字出版的。而用金杏枝名字出版的小说,我查到了一共有69种书。
       
1965年,金杏枝小说《冷暖人间》被改编成电影《难忘的车站》。
       
而他用金杏枝名字出版的书,因在台湾大多按三个系列出版,即台湾文化图书公司出版的金杏枝长篇小说共三十种、立志出版社出版的金杏枝最新作品丛书共五种,台湾先锋出版社出版金著丛书共十五种。再加上台湾先锋出版社出版的一些未列入丛书系列的书,我一共查到69种。
        
1976年,冯玉奇出版了用金杏枝名字出版的最后一本小说《希望在明天》。那时,他快六十岁了,也想搁笔了吧!而1982年仍用冯玉奇名字在台湾出版两本小说应是重版的,不算在新创作之内了。
       
1995年,台湾文化传信公司出版署名冯左明著《交际尺牍大全》,这应该是冯玉奇在台湾最后出版的著作,那时他应该七十七岁左右。
        
以后,我查不到他的信息了,但愿他一直健康!
       
1937年冯玉奇出版第一本处女作《解语花》到1958年出版《再醮》,他用冯玉奇名字出版的书共约336种,扣除改名或盗版的因素,也应有300种书。另外再加上金杏枝名字出版的书69种、用冯左明的名字出版的应用文类书也有24种。还有他在近两年多时间里放下写作小说,写了一些剧本,有些剧本还没有收集到,有多少写作量还不清楚。但保守些的统计是冯玉奇一生写的书约有400种左右。
         
冯玉奇写的书有爱情小说、哀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社会小说、滑稽小说等小说,还编写了尺牍大全、交际大全、描写辞典等应用文工具书,晚年还写了一本《校正易经读本》。以一人之力编著这么多的书(绝大多数是自己写作的作品), 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奋斗精神的。
       
总之,研究冯玉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最基本的工作就是把他的作品读一遍,而把他的作品收集比较就很费功夫,认真分析400本书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是,这些又是必需要做的工作。
       
我通过阅读了冯玉奇的一些作品,认为他并不是一个被一些人看作是无聊的人,而是一个对社会有自己想法的,不然,他是写不出那些有思想的序文的。而他的一些亲友也不会在他书上留下一些有思想的文字。他在一些作品中是流露出他对穷人的怜爱,他对贫富不平等的强烈不满,他在一些地方是嫉恶如仇的,那本反映越剧界内幕的《艺海双珠》就很强烈的表达了他的感情,而另一本《现代青年日记》,则更好地表达了他处在孤岛时期对上海社会政治的一种态度。
        
同样,我还有趣地发现,冯玉奇在台湾用冯左明名字编写的那些应用文类书中也是有政治色彩的,而其中一个部分特别耐人寻味。在一本《各界适用最新尺牍大全》中,有一封向表兄借款的信,借款的理由竟是为了不甘受共匪的压迫和利用,我才只身到台湾来求学,虽然我在××大学已读完了三年,但在经济方面,却已感到非常的困迫了。这中间的多种解读都可见在台湾这个地方并不比别的地方好。而还有一些信则在慰问、吊唁的书信中,透露了国共两岸战争的状况。不管是正话反说还是反话正说,这是话都是可以按时段分析的,而在当时两岸信息各自封锁的状况下,他用代别人写信来披露战况,讲述一些国共战场的成败信息,不能不被看作是一个发明吧!
       
过去,一些人在写文章对冯玉奇评论时,没有看过冯玉奇的几本书,都是凭着当时一些媒体的说法和传说而加以衍伸发挥的,有些人更是连冯玉奇是什么人都不了解就攻击他是什么什么,这些自取其辱的荒唐评论会附在今后的冯玉奇年谱后面,可以让后人好好看看荒唐的来历。

 

附录一:冯玉奇到底写了多少书?(林鸥)

 

这几天整理了冯玉奇的著作目录,数字又有所增长,一年多来的工作终于可告一段落了。他在1937年到1949年这十二年中共出版了小说和应用文书共有205种,在去香港和台湾后用冯玉奇之名出版的小说、应用文书共有131种,用金杏枝之名出版的小说共有69种,而用冯左明之名出版的应用文书及易经研究书共有24种,共计不重复书名出版的书共有429种,如细查原文再剔除改名的书,估计不会超过三十种,因此可以确认冯玉奇一生所写的书有400种,这还不包括他写的剧本,可见这是中国写作史和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可供人们研究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附录二:月明之夜,翻阅那时那些人的一片片血泪墨痕(林鸥)

 

几千页的手迹在手边翻过,感触到的是人生的有意义和无意义,有意义是在他们也写过斑斓文章,无意义是也写下了要证明这个那个而后来只对几个人有意义的文字。看到网上那些这个迷那个迷个在推测,而推测的又是离事实那么的远,深感我们还去吸取什么历史的教训,只要从虚拟的故事中去感悟历史即可,是不是某人已不重要,某人只是一个符号,符号之下,连骨灰全是假的。
      
某机关示意写名人需有家属同意,不然将陷入官司,可见只要家属出面,坏人可变好人,好人可变更好的人,于是历史学家的笔也要在家属的官司面前发抖,于是,这不能写那不能写,中国历史成了家属同意史,还要什么董狐笔,还要什么司马迁?
        
维基解密让不少人坐卧不安,让告密者在剑下寒颤,这是守密不严,还是要对真相封杀,这是一个守密者权衡的问题,但是纸包不住火,又是守密者常常后悔莫及的事,于是,说过的和写过的,有缘在若干年后会含笑面对曾经矢口否认的人,永远是那么的一种嘲笑!

 

 转自【东方文献】http://www.dfwxs.com/b_kantie.asp?tiezi=1220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