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与南薇
绍兴是人文荟萃的古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唯独“绍兴戏”,关系与绍兴稍微疏远了一些。唱“绍兴戏”的演员,十有八、九来自嵊县这个小山城。而真实意义上“绍兴戏”的形成却又在上海。“绍兴戏”的叫法也源自上海。由於上海人犯了个地域性的误判,久而久之,将“绍兴戏”唤得全国皆知,再也无法纠正它,改叫它“嵊州戏”。对绍兴而言,无异是额外的好事一桩!
然而,南薇与绍兴的关系,反而更亲密些。那是由於南薇曾两度将鲁迅先生的小说改变成舞台剧和电影。在历史上形成不易磨灭的陈迹。
第一次是40年代,为袁雪芬“雪声剧团”,将《祝福》改编成绍兴戏《祥林嫂》,之后仍由他编导拍了第一部绍兴戏电影《祥林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他还将《祥林嫂》和另一部也由他编导的《粱祝哀史》,同范瑞娟、傅全香一起率领上海“东山越艺社”,到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演出。中南海首次放映电影,就有绍兴戏电影《祥林嫂》。
第二次是1956年,上海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南薇又将鲁迅先生另一篇小说名著《阿Q正传》改编成滑嵇戏。由著名滑嵇表演艺术家杨华生主演阿Q。可以说他演活了阿Q这个产自绍兴的小人物!不说是空前绝后吧,至今超越他的人我可以说几乎没有。他今年九十高龄,说起来他还是绍兴人的女婿呐。他的原配前妻姓章,出身於有名的绍剧世家。绍兴绍剧界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在上海越剧院庆祝成立50周年之际,他顾不得85岁高龄,一个人亲自将一篇自己亲手写的怀念南薇的文章送至越剧院。而此时此刻,“绍兴戏界”的后辈们和袁雪芬,大概早已忘了南薇,或者压根儿不愿再作“为了忘却的纪念”!
绍兴戏的兴起怎么能忘却南薇?从《香妃》开始,《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山河恋》、《孔雀东南飞》、《宝莲灯》、《绝代艳后》、《凄凉辽宫月》……都是他编剧。那一出戏不是构成绍兴戏辉煌一个个原配件?
遗憾的是,今日南薇后人,要在绍兴这个地方,为了维护南薇创作改编的《粱山伯与祝英台》著作权,与“绍兴演出公司”对薄公堂。南薇后人与绍兴戏的后人在法庭上相遇相逢,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戏剧性场面。
我们不得不钦佩绍兴的律师雄辩的才华和超人的勇气。他连中央一级,“中国作家协会”机关刊物,《人民文学》刊登的内容也敢於责疑,敢於否定,断定《梁山伯与祝英台》决非是任何个人的作品。当然这个结论该由法院去判断,暂且不容他人置喙。不过按此等逻辑,绍兴“明星版梁祝”演出,标明“袁雪芬口述、徐进等编剧”,这又作何解释呢?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亦乎自相矛盾乎?
当然,这篇短文不是在作法庭辩论。只是绍兴的律师最后正告南薇后人,“不要到处去打官司……”这会引起一些误解和混乱。据我了解,南薇后人此举,走南闯北,东诉西告,实是无奈之举!照理讲,这场诉讼只须告上海越剧院袁雪芬即可。为什么要老远跑到杭州、绍兴、镇江,甚至北京法院去申诉?他们实是不得已!南薇后人的代理律师,纷纷以各种形式被告之,“不要为他们当律师”“不要趟这场浑水”!越剧院的律师也坦直告诉南薇后人:“这场官司,你们打不赢!”“袁院长是通天的,电话直接可以打到部长家里!”……你说,南薇后人不打打“擦边球”还能怎么办呢?
南薇为写“梁祝”,不仅横遭褫夺著作权厄运,还蒙受不白之冤已有一个甲子之久。南薇后人的律师只是轻描淡写说了句“这是一件冤案”,不作过多的陈述。在法律层面上,这些陈年往事说了也与事无补!更不能成为法律判决的依据。
南薇和绍兴的缘份,是连结在鲁迅先生份上的。南薇还有一个剧本手稿从未发表过。那是根据鲁迅先生又一篇小说“在酒楼上”部分内容写成的电影剧本:“未见面的丈夫”,风格淡淡雅雅,韵味无穷。我们还从他手稿的残存中,发现他还计划将《狂人日记》改编成舞剧。可惜他的构思,留下的信息不多。如果写完全剧,出乎意料的华彩肯定会有。但他留下的只有遗憾。从中不难看出,南薇对鲁迅是怀有崇高敬意的!
当年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南薇敢把左翼文化旗手鲁迅先生作品《祝福》改编成绍兴戏《祥林嫂》,是要有非凡的勇气的!原因是他有一个上海地下党学运领导人之一的妻舅吴康。是他将另一位地下党同学丁景唐的相关研究鲁迅先生作品文章介绍给南薇,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当袁雪芬担心“这种题材会不会有人看”时,是南薇向她保证一定会成功,之后,才有绍兴戏历史上如此浓重的一页篇章。我说这些与“梁祝”的诉讼案并无关联。“梁祝”官司结果要凭证据决断。绍兴的律师不要烦躁,静下心来多做一些案头工作,将你出示法庭的证据,与人民文学发表的“梁祝”南薇改编本,与绍兴演出公司“明星版粱祝”演出本仔细对比一下,结论不难得出。不至於下次开庭时,万一被问及,又不知所答了。如若一如既往再无视《著作权法》,一味硬拗,那就不好说了。
笔者写这篇短文,起因是网上看到介绍绍兴法庭审理“梁祝”案时,有多位“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列席旁听。感动之余,说些拙见而已。
有领导关心,实实在在是好事。绍兴是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沉澱的城市。且不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喻户晓的故事。光垂名史册的先贤就不胜枚举:陆游、王羲之、鲁迅、秋瑾……多一、两个南薇、杨华生,锦上添花,也无伤大雅。这都是无形资产。化些力气研究研究,多多益善。如果只靠乌篷船、破毡帽、花雕老酒,即便做足文章,也是肤浅!假如再去学袁雪芬的行径,那就更没得说了!问题虽小,总也能发人深思(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