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娴视野】文硕:音乐剧赤子与斗士

痛定思痛:中国戏剧改良运动的再次反思

李漁——中国剧史上一颗久被尘蒙的天王星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诗人--夏完淳(阿泰)

中国远古音乐鼎盛期何等辉煌(阿泰)

中国戏剧史开卷之作--九歌(阿泰)

-曲霓裳 千古绝响(阿泰)

滩簧与弹词的血缘亲 (阿泰)

沈如春:本色性情忆“水辉”

文硕:一代百老汇影像的中国背影

蔡元培:大同乐会郑觐文著《乐器图说》之序

杜麗娘的前世今生(阿泰)

怎一个“减”字解得?——与余秋雨先生讨教讨教加减剩除法则(无名)

秦淮八艳 女中豪杰读《许如辉【梅花曲】在四川发现》有感(无名)

元杂剧创造了中国音乐歌舞剧的巅峰一代(阿泰)

世界上最牛音乐剧出在乾隆朝(阿泰)

尼可罗·帕格尼尼

陈正生: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的标点、评注

陈正生:郑觐文对民族音乐的贡献

郑觐文:《中国音乐史》序
  更 多...
【转载】许如辉、徐以礼:【曲牌锣鼓的新谱】 点击数:2940

许如辉、徐以礼:【曲牌锣鼓的新谱】
2009-7-7 点击数:57
 
 

 

【曲牌锣鼓的新谱】

许如辉 徐以礼

(原载华东【戏曲报】,卷4,期5,1951年4月20日)

(刊有《曲牌锣鼓的新谱》的4卷5期【戏曲报】,1951)

 

 

   

【曲牌锣鼓的新谱】重生絮语

(许文霞)

    读蒋星煜先生近文(《多才多艺的许如辉》),内有我父亲(许如辉)在华东文化部戏曲改进处的几则往事:“我到浙江、安徽等地调查地方戏曲,所有录音带回上海之后,都是请他(指许如辉)帮助我一起分析、研究的。他和徐以礼合作,做了一桩大事,请京剧老乐师方寿卿每星期来一个上午,编制出了一整套《曲牌锣鼓新谱》,把每一主要曲牌,按所用管弦乐、打击乐全部标明简谱或打击点,虽然很费功夫,却是极有用处的” ,萌生了把父亲与徐以礼当年合作的一件“极有用处的”的事挖掘出来,也就是公布他俩的旧文《曲牌锣鼓的新谱》,让其浴火重生。

    据父亲提及,当年整理了大批曲牌,都留在华东文化部了。《曲牌锣鼓的新谱》,是父亲与徐以礼整理戏曲遗产“曲牌与锣鼓“后,兴致勃勃地以【泣颜回】为例,详细列出曲牌锣鼓的记谱方法,公布于众,目的是便于各剧种借鉴使用,这在当年确实是很有创意的工作。于父亲自己,也很受益,八年后(1959),一部算得上优秀的古典风味的戏曲音乐——沪剧《陈化成》——诞生。

    截至1950年初,京剧已呈成熟阶段,是全国最大的剧种,也是从业人员,角儿、观众覆盖面最多的剧种。以上海为例,此时的越剧还有待提高,沪剧尚未形成气候,所以,读【戏曲报】上的报道,或评论文章,皆以京剧为多。不过别着急,稍后,在上海,越剧和沪剧就迅速窜红了起来。越剧和沪剧腾飞,其实早有前兆,蒋星煜先生提供,1949年后登记戏曲从业人员时,上海有剧团140余家,单越剧就有40多家,沪剧也有几十家。其观众总数已开始超越京剧。在随后的十五年里,更由于新文艺工作者和新音乐工作者的进入,出戏出人,越剧和沪剧获得空前大发展。“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重温历史,不言而语,没有“编导曲”等知识份子先生开课,扫盲,提高,编剧,作曲,“把戏曲艺术提升到美学的高度”(上海戏曲编剧兼评论家李惠康所言),就没有可能“出戏出人”,这是历史事实,也是颠仆不灭的铁律!因是题外话,暂且带住,否则又要引出极不愉快的话题来。

    最后略介绍一下【戏曲报】。该份由华东文化部主管和出版的戏曲刊物,也是1949年后全国第一家戏曲刊物,所以在当时的影响力是极大的,也是北京方面首肯的专业杂志,稿源充沛。编辑部主任是屠岸,编辑之一有沈可人,是参加过【舞台人物形象问题座谈会】的22位专家之二。

    【戏曲报】,因几年后华东文化部的撤销而停办。屠岸先生则高升,调去北京,任新职【人民文学】总编辑。

    华东文化部又是怎么撤消的呢?先从它怎么成立的说起吧!蒋星煜先生是很了解这段历史的:1949年上海从国民政府移交到共和国政府后,上海军管会文艺部,分为两个实体,一路人马归华东文化部(部长陈望道),另一路去了上海文化局(局长李太成)。华东除了文化部,还有华东司法部等众部门,级别比上海市要高一级,是全国新设的六个行政大区之一,管辖华东六省一市。其余五大区为华北、东北、中南、西南、西北。因东北大区的高岗、饶漱石搞独立王国,惊动了中央政府,故数年后取消了全国六大区的行政划分。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周良材先生几年前的一段话:“你爸爸(许如辉)是属于华东文化部的,按理讲应享受离休待遇的,级别要比我(上海文化局)高一级,是领导我们市一级文化机构的,他晚年非但没有享受到离休待遇,相反级别还比我低了一级,这件事怎么说呢?” 闻后,我不谓不明白:在一个凡事讲求资格、级别的时代,一个人的资格和级别突因无以言状的理由而不被认可,吃亏自然是明摆着的!

    许、徐文章发表后的次年,1952年6月,父亲(许如辉)被中艺沪剧团的邵滨荪要了去(中艺后与丁是娥的上艺合并而成【上海沪剧团】),为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担任《白毛女》(第一次作曲是1951年11月)和《罗汉钱》作曲;徐以礼后来去了中唱上海公司任编辑;蒋星煜则去了华东戏曲研究院,正式开始了中国戏曲史的研究,第一部戏就是《西厢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单《西厢记》考证和研究,就出过专著近十部……。

    【戏曲报】佳作翩翩,剧评家人才济济,后来成大家的,就有沈可人,黄裳、陶雄等。

    月有阴晴,潮有落涨,活在世上,并非日日都是重大日子要特别庆生,但华东文化部和【戏曲报】的变迁,五十年代初期一批文人的日后沉浮,包括“壮志未酬心即碎”的越剧功臣南嶶,纵然写上三拍两言,也很令人回味和咀嚼的!

 

(载有本文的【戏曲报】合订本,有许如辉签名,许如辉收藏,1951年卷)

--------------

 

 

 

   

   【戏曲报】原编者按:许、徐二同志的《曲牌锣鼓的新谱》是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记下了各种地方大戏的音乐的一部分——曲牌锣鼓,这种工作对保存传统艺术精华,批判与接受艺术遗产上,有一定的意义。我们特先发表这篇文字和【泣颜回】曲牌,希望读者多提意见(寄本报编辑部转),帮助许、徐两位同志把这一工作做好。

                                       —— 编者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