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音乐界最大著作权案一审落槌

对待“错案”必须“零容忍”

【许如辉基金会】:各位著作权人, 请与我们联系

最高法院:切实解决“官官相护”问题

卢麒元:李庄翻案的玄机 (转载)

从蚕食,到鲸吞,上海剽客胃口泣鬼神,惊天地!(无名)

大法官钱光文挖空心思大作,势必彪“柄”千秋 (无名)

一则寓言贺新春(无 名)

无名:看上海律师记者职业道德操守!——批注【谁赋予梁祝传奇生命】

富敏荣律师又有施展拳脚之地啦! (无名)

这篇【梁祝】前言揭示了历史真相(无名)

【梁祝】法庭上打的竟然是混仗!(无名)

林 鸥:关于南薇先生的《梁祝哀史》被改编问题

你做不成包公可以,但你不能陷害忠良 (无 名)

抑止造假制假,一定要用重典(无名)

向秉公执法的人民法官致敬(无名)

最高法:法院领导不得随意过问案(转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评《梁祝》案中上海法院独创逆向逻辑模式之妙用(无名)

逝者为尊,岂容恶意亵渎构陷(无名)

南薇后人状告【新民晚报】诬蔑南薇一案即将开庭南薇后人状告【新民晚报】诬蔑南薇一案即将开庭
  更 多...
谁才是《梁祝》编剧?刘南薇后人状告浙江小百花 点击数:2637

 

谁才是《梁祝》编剧?刘南薇后人状告浙江小百花

 

【转载】20090224 10:56:38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梁祝》越剧剧本的编剧究竟是谁?

资料显示,《梁祝》的编剧具名上,先后有“南薇”编剧、有“华东实验越剧团集体工场宋之由、徐进、陈羽、成容、宏英修改,伊兵审定”;有“徐进”编剧;有“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整理改编”等等。

2002年起,著名越剧编剧刘南薇先生的后人,就在全国范围开始维权诉讼,诉讼对象有越剧团体、音像出版社、音像公司等。

昨天,南薇先生的后人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告上法庭,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子审了一下午,双方交锋激烈,没有当庭宣判。

原告:请求法庭为南薇先生正名

案子的原告南薇先生的后人刘耕源和刘朝晖,以及代理律师昨天都从上海赶到庭审现场,被告方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由两位律师出庭参与庭审。

原告在诉状中称:上世纪40年代末,南薇先生创作完成了《梁祝》越剧剧本,以后更是成了越剧史上的经典剧作。1989年,南薇先生去世后,作为其子女,合法继承父亲生前所著的越剧剧本《梁祝》的著作财产权。

2008年8月5日,被告于北京国家大剧院公开献演《梁祝》,座无虚席,场面空前,为被告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但被告既未对南薇先生的编导地位署名,也未在演出前经原告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原告除索赔10万元经济损失外,还请求法院判令小百花在浙江的报纸上发表公开声明,承认刘南薇是《梁祝》越剧剧本的最初改编者,并立即停止演出新版《梁祝》。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那场大剧院的演出票价从100元到600元不等,剧院有900多个座位,算是最低档的票价,求个最小值我们就取了10万,经济损失就是这么来的。”原告代理律师称。

交锋:剧本来自民间还是南薇

 “1951年12月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南薇先生第一次全文公开发表了越剧剧本《梁祝》。”原告律师随后向法庭提交了19份证据,其中,大多数越剧届权威人士在文章中提道:《梁祝》的编剧是南薇。其中还有一份是周总理在观看演出后,在具名南薇编导的“梁祝”说明书上亲笔题字:“这是一出成功的剧。”

 “《梁祝》是民间艺术作品,最初的著作来自广大人民,目前对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法律上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被告律师后又向法庭提交一份证据,“现在剧院使用的剧本是署名为徐进的剧本,演出前也签了合同,报酬是1万元。”

 “你这样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没有著作权人的规定,为什么还要向徐进支付报酬。”原告代理人反驳。

在随后的庭审中,被告代理人又进一步提出,袁雪芬才是《梁祝》的第一改编者,“我们手上有证据证明。”(附注:即已於网上披露的被告方黄律师访问袁雪芬录音及书面录音纪录)

 “袁是我们另一起官司的被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原告对被告的证据提出质疑。

剧本:新旧相似度达七成

原告方称,小百花在演出时的剧本共8场,南薇先生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剧本共13场,内容均包含在内。

“一句唱词里,小百花的剧本就增加了一个‘你’字,这顶多算是修改。”原告律师表示,在庭审前将新旧剧本逐字作了对比,相似度在七成以上。

原告:《梁祝》的官司打了8场

 “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走红后遭迫害,一些编剧的署名也被人强行去掉。其实在父亲在世时,我们就想为他讨个说法,但那时候也没知识产权这一说。”庭后,刘朝晖对记者说。

早在2002年,刘家后人就与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打了《梁祝》著作权官司,结果刘家后人胜诉,得赔偿款13000元。

迄今为止,有关《梁祝》的官司,刘家后人打了8场,在浙江的有5场。“除今天这场外,3起已做出终审判决,全是我们胜诉,另外一起绍兴明星版《梁祝》官司纠纷还未判决,北京、扬州和上海也各有一起,都还在审理过程中。”刘朝晖说,“我们不是为了钱,3场胜诉的赔偿款总共就3万3,主要是为父亲正名。”

来源: 青年时报 作者: 记者 陈逸清 通讯员 西法 编辑: 徐史韵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