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音乐界最大著作权案一审落槌

对待“错案”必须“零容忍”

【许如辉基金会】:各位著作权人, 请与我们联系

最高法院:切实解决“官官相护”问题

卢麒元:李庄翻案的玄机 (转载)

从蚕食,到鲸吞,上海剽客胃口泣鬼神,惊天地!(无名)

大法官钱光文挖空心思大作,势必彪“柄”千秋 (无名)

一则寓言贺新春(无 名)

无名:看上海律师记者职业道德操守!——批注【谁赋予梁祝传奇生命】

富敏荣律师又有施展拳脚之地啦! (无名)

这篇【梁祝】前言揭示了历史真相(无名)

【梁祝】法庭上打的竟然是混仗!(无名)

林 鸥:关于南薇先生的《梁祝哀史》被改编问题

你做不成包公可以,但你不能陷害忠良 (无 名)

抑止造假制假,一定要用重典(无名)

向秉公执法的人民法官致敬(无名)

最高法:法院领导不得随意过问案(转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评《梁祝》案中上海法院独创逆向逻辑模式之妙用(无名)

逝者为尊,岂容恶意亵渎构陷(无名)

南薇后人状告【新民晚报】诬蔑南薇一案即将开庭南薇后人状告【新民晚报】诬蔑南薇一案即将开庭
  更 多...
小百花新版《梁祝》被诉侵权 点击数:2426

小百花新版《梁祝》被诉侵权

        袁雪芬:梁祝剧本并不属於刘南薇

         (东方早报记者 葛熔金 通讯员 西法 )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下简称小百花)改编的新版越剧《梁祝》在奥运开幕前夕,作为新版越剧的唯一代表,曾亮相国家大剧院大舞台,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场有关《梁祝》著作权中的署名权官司。

  昨天,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越剧编导刘南薇先生的子女刘耕源、刘朝晖起诉小百花新版《梁祝》著作权侵权案。原告向小百花索赔10万元经济损失外,并请求法院判令小百花承认刘南薇是《梁祝》越剧剧本的最初改编者,立即停止演出新版《梁祝》,该案未当庭宣判。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表示,越剧《梁祝》剧本早就有了,这个剧本也不应该属于刘南薇。

  而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刘南薇完成了《梁祝》越剧剧本,演出后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说是新编新版《梁祝》,但剧本总共9000余字中,有5000余字与刘南薇剧本雷同,相似度达到60%以上,而且新版《梁祝》剧情和架构都能在刘的《梁祝》本中找到对应处。”刘氏兄妹的委托律师邬为告诉早报记者:“一些唱词中,新版《梁祝》只是改了一个字,比如把‘忧伤’改成‘悲伤’,这难道就是创新?”

  “我们版本的《梁祝》剧本是根据徐进的剧本改编创作的,我们此前已经跟徐进签署了合同。”小百花律师姚燕倩表示,在该剧新编前目前社会通行的《梁祝》版本均为徐进改编,并不知道还有一个刘南薇。

  邬为介绍,在1951年出版的《人民文学》上,全文摘录刘南薇改编的《梁祝》,目前通行的《梁祝》都由该本改编。小百花参照的徐进版本,其实90%以上都是刘南薇版《梁祝》的内容。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在1956年后所有的《梁祝》版本中,刘南薇的名字被强行抹去的,但在越剧界很多人清楚这件事。

  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表示,越剧《梁祝》剧本早就有了,此后她和范瑞娟演出以后对此进行修改,并通过口述让刘南薇整理,因此这个剧本也不应该属于刘南薇。此前,茅威涛也对媒体表示,“此事涉及面广,包括了前辈们的口头遗产。”

  “小百花越剧团是我们起诉的第11个被告,也是最有影响力、名气最大的一个。”邬为告诉早报记者,1989年,67岁的刘南薇离开了人世。2004年开始,刘氏兄妹就开始在全国各地为《梁祝》、《祥林嫂》、《宝莲灯》等剧目的著作权问题打官司。其中,涉及《梁祝》著作权纠纷的最多为11场。邬为透露,部分法院也已经认定了“且现今通行的剧本的内容可能更多源自于徐进所改编的剧本,但不可否认的是徐进的改编是在刘南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剧本上进行的再创作,刘南薇是最初改编者的事实不能否认”。

  打官司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父亲正名。父亲在1950年代走红后遭迫害,一些编剧的署名也被人强行去掉。他为了保命,把创作的手稿也销毁了。这些遭遇使他非常抑郁,我们做子女的想为他尽点心。刘耕源告诉早报记者。

 

友 情 链 接: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