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探索导演新格局
南薇在明星大戏院一口气导演了二十一部戏,而且票房业绩非凡,这是需要何等旺盛的精力和才智!这一点,与他在《雪声剧团》和《东山越艺社》两度从头至尾合作的越剧著名小生演员范瑞娟应该最有发言权!在南薇先生逝世十周年时,她在【上海戏剧】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越剧改革的功臣——纪念南薇逝世十周年” 的缅怀南薇文章。范瑞娟这篇文章並不长,但提供的信息量却是海量的。
她开头就开宗明义写道:
“年复一年忆故人,抚今追昔念功臣。越剧老艺术家南薇先生离开我们,转眼已有十年。他为越剧事业的发展、探索和革新,贡献了大半辈子青春。50年前,越剧在上海还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后来能登上我国地方戏曲大剧种,并作出辉煌的业绩,南薇先生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她对南薇排戏状态是这样描绘的:“当时南薇在每次演出前工作量之大,劳动力之繁重和生活节奏之紧张,可以说是今天的越剧从业者难以想象得到的。那时一没奖金,二没加班费或什么补贴,每天日夜两场演出,排戏只能在上午或者演出之后加班,他从未计较过任何个人功利,这完全是他对艺术竭尽责职的崇高表现!排戏甚至排到天亮,就买些大饼油条当早点。南薇先生肩负导演重任,如此奋力工作,但从未计较过任何个人功利,这完全是他对艺术竭尽职任的祟高表现。”
天道酬勤,可见,南薇的成功,或者说袁雪芬的成功,並非全是天赋所致,而在於他们各自的努力,在艺术道路上辛勤探索,不断创新,尤其是南薇先生,他在艺术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戏曲舞台的规律,使他的日后的编导生涯中,常有佳作问世,而且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范瑞娟在文中写道:“从1944年9月至1946年6月,《雪声》共演了30余个剧目,大都由他任导演,其中有7、8个剧目他兼任编剧,为达到演出的艺术质量要求,他一边导演,一边还得修改他人编写的剧本。例如《雪声》早期聘请一位号称‘言情小说家’当专职编剧,可是编的剧本难如人意,南薇在排演前每次都不得不化大力气通宵修改剧本以供如期上演。另外南薇还十分注意培养新生编剧力量:如后来成为越剧界一名女编剧家的成容同志说过:‘当初如果没有南薇先生那样手把手地教我,那我是不可能成为编剧的。’还有吕仲先生是越剧圈内众所周知的老编剧家。南薇对他十分尊敬,不过在导演他编写的戏时,屏弃私念,一切从戏出发,追求艺术作品的完善性,进行加工。有一次在导演吕仲编的《琵琶记》时,将其全剧七幕的戏,改成5幕16景21场。当时编剧对导演作如此大的改动颇有异议,但等到搬上舞台演出后,观众看了感到满意,吕仲先生也认为很有新意而点头笑了。”
吕仲先生是雪声剧务部最年长的一位,得到众人的尊敬和信赖。他编写的《琵琶记》,确实文采出众,独出心裁。但感到叙事的格局太传统,难免呆滞,於是南薇在执导过程中,将剧本小节戏重新作了编排,他采用了夾叙的方式,随着剧情的展开,将戏的小段落,拆散了再進行组合,原来七幕戏的架构,被拆删成五幕十六景二十一场。原先规定情景写实的布景场面,被天幕上一面颇具象征意义的大琵琶所取代,据称这是“幻想派”手法,“然而可怜得很,那时替代天幕的三原色点子拓成的大琵琶,因为临时赶做起来的原故,竟没有预俻红色与蓝色,无法想衹惟拿紫酱代表红,绿代表蓝,这样充了过去,总算还好,在舞台灯光下效果尚佳,这一次的改革,苦头吃得很大,在彩排时我曾恨恨地说过以后宁可编制新戏再不将旧剧去改良了” 。掏桨糊的布景装置居然掏得个“效果尚佳” 。据传演出时,坐在观众席上的大编吕仲老大哥,一脸严霜地看着戏,看着,看着,臉上深锁的眉宇徐徐舒展,最终显露了一丝丝笑意。事后,南薇几度向吕大哥道歉。吕大哥终於释怀。这段伤筋动骨的大改《琵琶记》,一个甲子以后,还被人津津乐道。
至於由“他推荐由成容执笔编剧” 的《一缕麻》,直至今日还在舞台上盛演不衰。这个戏“阮玲玉黄君甫合演拍过的电影叫做掛名的夫妻吧,后来梅兰芳也搬演过这个戏,不过梅博士却袭用了原名一缕麻,这本是包天笑先生的小说,起初这篇作品是载在《小说月报》第一卷第一期的创刊号中的,后来包先生把它重新写为语文体分登在《大众》的十月十一月两期中。”来头果然不小。
越剧《一缕麻》的成功,不得不提及南薇先生的一个决策,他打破了越剧界行档严格的规定,将一付憨态的呆大少爷,本该由小花脸应工角色,让一个头牌小生范瑞娟来演,而且居然演活了!尤其那段经导演修饰后的著名唱段:“新娘子,真漂亮,比我妈妈还漂亮……”观众格外爱看和爱听,因为它太接地气,太贴近生活,后来在电台广播中“呆大少爷”的唱段变为听众点播的最热门节目,也成范派唱腔脍炙人口的特色精品唱段之一。《一缕麻》之所能成为经典流传至今,在舞台上仍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有赖於充满人情味的这段生动唱词的成功。袁雪芬也说“导演南薇也为呆大设计了不少可笑可悲的语言和动作”(《自述》41页) ,南薇导演的戏,他不仅能熟练驾驭可博取观众眼泪的悲剧题材作品,对於喜剧,更有惊人的天赋, 《一缕麻》中让人含着眼淚笑出声来的唱句台词,只是锋芒初露,而后在滑稽戏舞台上驰骋自如的发挥,那更是益发精彩。
《一缕麻》导演上的成就,最突出的是让一位演惯旧戏的戏曲演员,突破了旧程式的束缚,改变了角色塑造的思维模式,从塑造个性这一关键节点上先行突破,戏曲演员不凭扮相颜值取胜,同样可以成为性格演员,南薇啟发诱导演员挖掘角色内心世界的活动,刻意设计符合人物性格的特定动作和特定形象,呆大少爷是个成功的例子。作为戏曲导演,那时没有多媒体光怪陆离的舞台装置可供应用,也没有一大帮子卖弄姿容的群众舞蹈演员可供驱使,私人戏班不可能单凭导演的海阔天空想象一掷千金,导演只有老老实实挖掘戏的内涵,从戏剧矛盾和演员角色塑造去寻求成功的因素。南薇先生日复一日接连不断的排戏,连喘息的机会都在思考,下一个戏用什么方法确保票房的不衰。这种磨练人的环境已是无法复制,这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难以再产生新的流派同一个道理,磨练人的环境难以复制,就这么简单。
南薇没有进过戏剧学府,唯一可以学习的场所仅在电影院,看的多数是好莱坞,好在他悟性极高,那时电影说明书只有薄薄一张纸,文革期间为避免抄家惹祸,他的子女在天井里自行烧毁封资修“罪证” ,外国电影说明书足足烧了一尺多厚一大叠!这都是日积月累积累起来的“教科书” 啊!烧得太可惜,好莱坞大片大概能看的他都看过,少有遗漏。稍后才有郑君理翻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出版物问世,他也精心研读。再加上从小耳濡目染的弹词唱段和“噱头” 、古典小说和古诗词的熏陶,这些都是成功的基础,之所以有上述因素,使他导演的作品往往是票房成功的保证。
他学习好莱坞电影手法最留有痕迹的作品当数《絕代艳后》。
《絕代艳后》引起轰动可以说空前的。当时一个新戏不管客滿与否,两个星期便要撤换。而《絕代艳后》在明星大戏院连续爆满四星期犹欲罢不能。明星大戏院座位有1200之多,28天56场满座,观众达六、七万!这在“绍兴文戏”历史上,可说是破天荒的奇迹。
《絕代艳后》取材於西汉演义。它讲的是西汉初年,汉高祖驾崩,吕雉专权,诛杀戚姬,即戚夫人母子这段惨绝人寰的史实。这是一齣大型宫闱戏。戚姬被吕后斩断手脚,挖去双眼,割去舌头,变成惨不忍睹的“人彘” ,戚夫人的悲惨遭遇,赚足了观众眼淚,丝毫不比古希腊悲剧逊色。戏一开头便安排了一个序幕,高祖平定英布叛乱,凯旋归来,滿朝文武宫门外迎候。南薇导演处理完全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用追光介绍人物,犹如电影特写:用幕后合唱介绍角色,犹如电影画外音,袁雪芬称其“以序幕合唱来介绍人物还是第一次”(《自述》33页) 。如此新颖别致的演出,大大超出当时看惯出将入相表演模式的观众的想象,观众趋之若鹜的盛况就不难理解了。
全剧的矛盾冲突,一开始便揭开了。高祖凯旋回朝,没有去到吕后的昭阳宫,而径直去了戚姬的鱼藻宫,这就气炸了昭阳宫苦苦侯驾的吕后。紧接着高祖意欲废去生性懦弱的太子刘盈,废长立幼,将戚姬所生之子如意立为太子,遭到辅佐太子的商山四皓(东园公、绮里季、角里先生、夏黄么)竭力反对,只得改封如意为赵王,远赴赵都邯郸。高祖驾崩之后,吕后便将戚姬打入永巷冷宫,以戚姬为饵,引诱赵王如意前来探母,意欲将其一网打尽,以息心头嫉恨。
永巷冷宫之中,戚姬贬作囚犯日夜不歇舂米。“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首短短的《舂歌》,便是戚夫人留世的一首绝唱。
看守官便是帮吕雉母子留得太子位的商山四皓中仅存的一位绮里季。其余三人都被鸟尽弓藏了。戚夫人与绮里季一问一答有段十字调的唱段,不妨摘录一下:
“奴本是,定陶县,名门巨姓, 奴姓戚,幼年间,丧了双亲。
你若问,别家事,奴不详尽, 你若问,那戚姬,完全知情。
奴不是,寻常的,庸俗脂粉, 奴便是,承王宠的戚氏夫人!
为祗为,立储君,远封赵地, 儿为王,娘受苦,好不伤心。
我的儿,才到了,邯郸京城, 高皇帝,受风寒,一病归阴。
那刘盈,他对我,犹如亲生, 怎奈他,明孝道,难违母命。
吕太后,她与我,深仇积恨, 可怜我,无过犯,问成罪名,
披罪衣,戴瑯璫,永巷囚禁, 看起来,我性命,旦夕难存。
我如今,千般苦,耐心受等, 把性命,比鸿毛,不足重轻。
我的儿,在赵国,未知音信, 母子们,见一面,死也甘心!”
戚姬身陷永巷冷宫,当然思儿心切。但一见如意被诓骗回宫,她才真正绝望了:“如意,我把你这畜生,你不到来,为娘尚有活命,现在你一进宫来,你我母子,定然难逃一死,谁要你来送死,那个叫你来送死!如意……”心肠歹毒的吕后当然不会心慈手软,她不仅将戚姬残害成“人彘” ,为了达到斩草除根目的,她当即斩杀的如意。
戚夫人彻底绝望了:“听说如意已身亡,如意,我顾不得迷迷、糊糊、恍恍、惚惚、飘飘、荡荡、昏昏、沉沉……摸不到我儿如意在何方!黄梅未落青梅落,娘不遭殃儿遭殃!自古道,黑发人送白发娘,那知晓,薄命娘反送苦儿郎!谁叫你,离了赵地回宫墙,到如今,不恨天来不恨地,只恨吕……我祇恨自己无主张!”
戚夫人的遭遇之惨烈,旷古少闻。《絕代艳后》演出之轰动,不说绝后,也是空前。其服饰之新奇,装置之华美,至今传为美谈。且看《雪声纪念刊》上对它评价:“《絕代艳后》也是《雪声剧团》含有历史价值的一剧,不仅是装置,佈景,服装伟大而已,”剧本的文学性,导演的前瞻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