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厢》反串,再鸣一炮 点击数:1283
四、《西厢》反串,再鸣一炮
 
    《香妃》的成功让南薇久久处於兴奋状态。他感到与袁雪芬的配合珠联璧合,相当默契。既符合他志趣爱好,又是施展他才华的一条通衢。值得他为之耕耘终生。
    他想,一本戏的轰玏效应可能会转瞬即逝。一炮走红,第二炮要紧跟而放,接二连三、连绵不断放它几个响炮,才能让袁雪芬在越剧界的地位牢固确立。第二炮放什么戏呢?於是他想到了《西厢记》。
    《西厢记》称得上是中国戏剧史上独占鳌头的杰作。词曲清新优美,雅俗共赏,空前绝后,千秋不衰。自唐朝崔莺莺传小说问世,民间便有说唱崔莺莺故事流传,最著名的有【董解元诸宫调西厢记】。王实甫写成五本二十折《西厢记》,实质是性质相似的“改编”。正由於王实甫的“王西厢”词曲优雅,耐人寻味,雅俗相宜,妇孺皆能听懂,故而自降生以来,在舞台上久演不衰!
    《西厢记》虽说是名剧,各剧种都有搬演,往往以红娘为主线。看西厢就是看红娘,早已成为观剧习惯。而越剧演出往往倚重小生的优劣。当时越剧观众以女性居多。女性所爱欣尝的往往是风流倜傥的翩翩美少年。南薇剑走偏锋,让张君瑞来唱第一号主角。但袁雪芬是旦角呀,那就让她反串吧,反串通常能搏取观众的眼球,这也不失为是一帖绝招!南薇将这一想法试探性地询问袁雪芬,想不到她一口应允。还说她在十八相送中演的就是男装祝英台,让人同窗三年不辨雌雄,演来毫无脂粉气。她完全可以胜任张生一角。顺便提一句,东山越艺社也演过南薇《西厢》,那是由傅全香反串张生。
    於这个明确的创作意图中改编著名古典名著,立意已是与众不同。其特点,祗因他在为袁雪芬反串而因人设戏。对张生的刻划,无异是极尽所能,精心刻划。尤其是唱词的编写,匠心独具,足以和任何一本《西厢》改编本媲美。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先听听他们的细语缠绵,衷曲情肠,低吟浅唱,南薇的用词遣句,处处闪耀着王实甫原著的华采与韵律,脉博与激情。细细品味,令人神驰。
    南薇《西厢》不分场与幕,而是分五个单元。第一个单元名曰: “遊殿到借厢” 。一开场,四句用旁白式的幕后合唱,渲染了普救寺幽雅沉寂的环境:
                   “雨过天青又斜阳,                流水落花添惆怅。
                  普救寺,钟无声,鼓不晌,     几疑人间是天上。”
    紧接着他就浓墨重彩介绍张生的出场。这里没有上场引子定场诗,用的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电影中旁白式的幕后合唱:
    “春去不共人商量,寂寞僧院日月长。万种愁闷无处诉,祗能够,遥望博陵旧家乡。梨花院落门双掩……(红娘进入角门)。这时节,西洛来了主仆俩。”
    张生初见莺莺,一瞥惊鸿,如遇天仙。他的内心活动,南薇都用了画外音式合唱来描摹,而张生仅用几声惊叹,几句疑惑设问,表达了他触电般的震愕。神来之笔,不妨摘录一下:
 
(有顷,似有所闻……
齐唱                             猛听得,莺声燕语飞过墙。
红娘:小姐,小姐!这里来啊!
双文:来了。
(他骤闻此声,殊觉惊异。
张珙:小姐?来了?奇啊……
齐唱                             他闻得麝兰扑鼻香。
张珙:是哪里吹来的清香?
齐唱                             他闻得环珮叮噹响!
张珙:是哪里传来的声响?
齐唱                             不知人儿在何方?
张珙:这声息,又在哪里啊?
齐唱                             她们奉严命,解愁闷,到处遊赏!
 
    接着张珙初遇崔双文(即崔莺莺),一见钟情,再难自拔。这段发自肺腑的唱段,可有王实甫用词遣句的神韵气息的脉动?
 
张珙: 唱         五湖四海全走遍,                  谁想这里遇神仙!
                       见过了,人间美人万万千,     似这般,惊才绝艳世少见!
                       她把鲜花插在乌云边,            把翠钿贴了芙蓉面,
                       她是眉儿弯弯指儿尖,            是樱桃小口无限甜!
                       她未开言,先含羞……
(齐念):红娘,我看母亲去!
张珙: 唱                                                      行一步,也叫人怜!
                        一个是,月里嫦娥出了殿;     一个是,南海观音到凡间!
                        杨柳细腰软如绵,                  轻移莲步春风前。
                        见芳草低处脚印浅……
(白)这一步是去的,那一步也是去的,这一步勾将过来,脚尖对着脚尖,便是她向我留情之处了……
(他拾起花枝,展玩再三。
张珙: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呵!
唱                                                                  我便是铁石人儿也情意牵!
                        眼花撩乱口难言,                   魂灵儿飞上离恨天。
(白)馀香犹在,环佩声远。杨柳依旧,鸟雀高喧……
    唱                她遊丝惹了我桃花片,             问东风可摇了她垂杨线?
                       望眼穿,涎空嚥,                    难消遣,怎留连?
                       咫尺粉墙天渊隔,                    恨天公不与人方便!
 
    当张生自报身世,遭到红娘一阵呛白,他又自怨自艾起来,又是一段华采唱段:
 
张珙:这想思,是害煞我也!
    唱                既然你,惧怕家法畏高堂,      就不该临去秋波向我望。
                       你那里,国色天香多端庄,      我却是一表人材也温良。
                       我与你,郎才女貌年相妨,      为何么有情装做无情样?
                       你何苦眉儿淡淡再思张敞?      定要到春色飘零才想阮郎?
                       若是你,心中有我张君瑞,       就合该一无拘束不怕娘!
                       而今是,巫山远隔天一方,       空叫人牵肠挂肚难安放!
                       你掉下,一天风韵,                 我害起,万种思量!
                       你忒虑过,你空算长,             怎不见黄莺儿作对蝶成双?
                       红娘又年纪小,性气刚,          怎解得小姐心中风流况?
                       今生难成并蒂莲,                    前世烧下断头香!
                       待思量……唉!                       乍相逢记不真娇模样……
    改编任何一部古典或传统名剧,在唱词上,南薇先生一贯会很贴近原著。毫无例外南薇《西厢》的词曲念白风格,完全与王实甫元曲的风格,达到似曾相识般的神韵一致。无论在改编传统戏《梁祝》,还是改编古乐府抒事诗【孔雀东南飞】,他都能尊重先贤的劳动创造成果,尽可能保持原作韵味风格,能让其跨越世纪再现风采。从不用“拿来主义”随心所欲,胡编乱改,窃为己有。这是他的为人为文之道。这次改编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袁雪芬反串小生量身定制张君瑞这个风流角色。因此在写张生唱段时,妙句叠出,情真意切,非常传神。词藻华丽而不显艰涩,行文流暢如一泻飞泉,妙在恰到好处,声情并茂。
    “‘秋风秋雨愁煞人’ ,这是已故绍兴鉴湖女侠秋瑾志士的诗句……”,《雪声纪念刊》上剧情介绍,写得非常有趣。从该文文风分析,无疑是南薇手笔:“……的确,秋是萧瑟的。秋是使人愁闷的,时令一交了秋分,人人心里便会不自觉地縈思着春天。当然,春也不一定给人们带来喜乐。不信吗?如果你昨天还在渡着軟肉温备的旖旎生活,而今日却踏上了迢迢的征途,那寥寂的客旅呵!孤灯明灭,秋雨迷离,又如何不使你勾起一腔的离愁呢,也许你是並没有经历到这些,但,我相信,遭遇过的人,正不知凡几呢,祗是他们並没有告诉你,他们是无法告诉你,你也无从知道罢了。”一番感慨之后,是用这样的笔触来描绘故事梗概的:“然而,现在我们有机缘知道了。啊!这赐与却远在唐代,一个天才横溢的大词人‘元微之’ 他以一枝绣笔轻描淡写地竟将我们魂梦所企求的,千古以来的人们所不敢说出的,都一一鋪叙了出来,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那部至情至圣,感人至深的文学伟构。《西厢》。在这里,他不但阐发了一见倾心的恋爱,是寄托在肉体,而不重於精神与灵魂的矛盾,而且还暴露了当时卖买式婚姻的卑鄙,前者我们在书中可以很清淅地看出来。主人公张君瑞,以功名不遂而一领青衫,遨游於名山大川之间,不用说,他当然是一肚子的牢骚,一腔的幽愤,更不用说,他这浪迹四海唯一目标,是找寻一些刺激,聊以安慰他那消极的心灵罢了。於是乎,东蒲寺中遇见了莺莺小姐他便一见钟情,继之借厢、闹斋、退贼、踰墙、授简,直至达到目的的会真,可是最后如何呢?他以博取功名而被夫人崔郑氏,活生生逼着与莺莺仳离,只落得,长亭道上,哭宴,草桥店中驚梦。想起:‘西厢旧红树,曾与月徘徊’ 之际,无限溫存,无限缠绵,如今,露冷霜寒,风凄叶落,对景怀人,何等唏嘘。正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南薇《西厢》的结尾标题是“哭宴到惊梦” 。长亭惜别的唱句流暢传神,非常雅致华美:
 
张生:         我和你,连理枝断分比翼,         未卜何年是归期。
                   此去金榜名不题,                       更无颜面再会你。
                   从此后,你去嫁个官家子,          朝欢暮乐也相宜。
莺莺:         你休意气,莫猜疑,                    我双文终老不相弃。
                   秋风厉,雁南飞,                       你多珍重,少悲啼!
                   且休管,功名成就不成就,          总该早回蒲东地!
张生:         你与我,一月夫妻有情义,          一朝分手如梦里。
                   倾刻间,我去京师你回乡,          车儿向东马向西!
                   中与不中当回来……                    马儿催我将你离。
莺莺:         你轻远别,重名利,                    女儿家重的是真情义!
                   终然考场落了第,                       你仍是妻荣夫贵的相国婿!
                   争什么,一跃龙门登青云?          道不得,催你赴考也是计!
                   状元及第谈何易?                        无非是拆散鸳鸯两处飞!
                   你中与不中当回来,                    我侯郎君重相聚!
    长亭别离后,张生携琴童来至荒郊野店。孤眠独宿,难以安睡。南薇在这里安排了 “梦会”一节戏:
张生:         心灰意赖两眼昏,                        孤灯一盏听雨声。
                   昨宵西厢暖如春,                        今夕草桥独消魂。
                   窗外风雨吹不停,                        墙脚秋虫犹哀鸣。
                   烛火摇摇黑沉沉,                        衾被薄薄冷清清。
                   早知别恨离愁苦,                        懊悔来至蒲东郡!
    张生在睡意朦胧之中,隐约约传来呼唤之声,梦境真变成现实。舞台上出现一缕轻烟,莺莺冉冉而临。清霜、碧波、白露、黄叶……夜雨、寒蛩、晓风、残月……
    越剧舞台上,南薇是第一位将《西厢》搬上舞后的。它为袁雪芬华丽转身起过至关重要作用。从上述零星摘录片断看,剧本创作非常成功,水平上乘。为什么袁雪芬解放后弃而不用,要让苏雪安另起炉灶再改编?
    《西厢》自“民国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三年一月十六日” ,一共演了三星期。与《香妃》仅仅相隔一个月。
    《西厢》演出全部人马反串,陸锦花饰红娘;张桂莲饰莺莺小姐;吴小楼饰崔母;徐天红饰小和尚法聰;一一士戚雅仙饰琴童。单凭这张演员表,戏是不是非常有看头的?
    大来剧场时期,南薇为袁雪芬编导了四部戏。尤其是《香妃》和《西厢》,让袁雪芬演艺生涯得到了一次升华,也让她能够底气实足打出了“新越剧” 的旗帜。
    当时演出天天日夜两场,每场演出不少於三、四个小时。自从设立编导制,还额外增加排戏、背台词、练唱段的时间,日复一日,从不休息,袁雪芬终於累病了。一九四四年三月底,袁雪芬演完《王昭君》后再度吐血。无奈只得卖掉行头,回嵊县乡下养病。临行,“四季春班”小姐妹们为她送行,惜别依依,合照留影。
    “大来”风风光光四年,也从此掩门歇业。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沪ICP备09000149号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