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村世纪论坛论述《香妃》 点击数:2396

西村世纪论坛's Archiver

yangfan 发表于 2010-1-15 17:37

                        香 妃

香妃   [编辑本段]香妃简介  在乾隆皇帝的40多个后妃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女子,她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妃。其实香妃是否遍体生香,根本无从考证。但乾隆帝只有一个维吾尔族妃子却是史实,她就是容妃。在乾隆帝的40多名妃子中,有一名回妃,本不奇怪,可是在容妃死后的一百多年内,却引起了一批骚人墨客的兴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编造出一个“香妃”的故事。从野史、诗词到舞台,绘声绘影大肆渲染,竞达到了真假难辨的程度。诗词、戏曲中的人物是可以编造的,但发展到排除史实、以假乱真的程度,就有问题了。以下,我们暂还按习惯称其为香妃,看看她的真实生平。   雍正十二年(1734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诞生在新疆维吾尔和卓族的一个家庭。和卓族是世居叶尔羌的维吾尔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和卓,所以香妃又叫和卓氏。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贵族首领)图尔都。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解救了被准噶尔拘禁的叶尔羌、喀什噶尔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大和卓木、小和卓木。不料两年以后,小和卓木杀死了钦派的副都统阿敏道,自称巴图尔汗,大和卓木也据守喀什噶尔,两相呼应,称雄南疆,开始了大规模的武装反清。此后,图尔都台吉等不愿归附分裂的部落,配合清军,于乾隆二十四年,彻底平息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  香妃。像乾隆二十五年,图尔都等五户助战有功的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户在平乱中立功的南疆维吾尔上层人士应召陆续来到北京,拜见高宗皇帝。乾隆令他们在京居住,并派使者接他们的家眷来京,封图尔都等为一等台吉。图尔都27岁的妹妹也被选入宫,册封为和贵人(即香妃)。显然,这是乾隆皇帝统一新疆后,实行“因俗而制”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联姻。  贵人在清朝后妃的八个等级中,属于第六个等级,其前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其后有常在和答应。由于和贵人入宫时带来了祥瑞(从南方移栽到宫内的荔枝树,竟结出了200多颗荔枝),很得皇上的青睐,也很受皇太后的喜爱。因此在和贵人入宫后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后降旨,册封和贵人为容嫔。她的哥哥,原封为一等台吉的图尔都,也因追论进攻喀什噶尔有功.而同时晋爵,封为辅国公。乾隆三十年春天,高宗第四次南巡,携皇太后、皇后、庆妃、香妃、图尔都以及大学士傅恒等王公贵戚1000余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对香妃格外恩赏.前后赐给她80多种口味适宜的饭菜,其中就有名贵的奶酥油野鸭子、酒炖羊肉、羊池士等。  之后,香妃的俊俏和异域情调进一步赢得乾隆皇帝的垂爱和信任,乾隆二十三年六月,皇太后懿旨,将她由容嫔晋为容妃,并由赏给处为她准备满洲朝服、吉服、项圈、耳坠、数珠等等。同年十月,受命为正、副使的大学士尹继善、内阁学士迈拉逊,持节册封容嫔为容妃,册文曰:“尔容嫔霍卓氏,端谨持躬,柔嘉表则,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于慈闱,供内职以无违,夙协箴规于女史,兹奉皇太后慈谕,册封尔为容妃……。”这一年,香妃35岁。  三年以后,乾隆又携香妃等六位妃嫔东巡,游历泰山,拜竭孔庙。由于乾隆三十一年乌喇那拉氏皇后亡故,乾隆声称不再立后;乾隆四十年,皇贵妃又病逝,因此,到这个时候,容妃在乾隆的众多后妃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圆明园奉三无私殿设宴会餐,容妃已入主了西边头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宫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东边坐桌的第二位。这时,容妃已48岁,到了她地位与殊荣的顶峰。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离世,享年55岁。  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将香妃生擒送与乾隆。但香妃心怀“国破家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太后赐死。死后,将其运回家乡安葬,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  然而传说再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一缕香魂无断绝 香妃的"异香"传奇  【传说中的香妃戎装像,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据传可能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作】  传说中的香妃戎装像上周有一则新闻报导说,2001年3月安徽省砀山县发现的“有香气”的“女尸”,经过多番查证后,证明是一位“一品诰命夫人”。跟传说中的香妃没有关系。   这则新闻之所以会扯上香妃,原因是经过传奇、小说、戏剧的渲染后,只要有关什么“体有异香”的报导,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鼎鼎大名的香妃。   但是在历史上,香妃的真正身分,目前依然是一个谜团。   据历史传说,香妃原名伊帕尔罕(维吾尔语,意指“香得很”)。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人,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故称“香妃”。   她出身与维吾尔族;原是小和卓霍集占的妃妾(一说为女儿)。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大将军兆惠领军十万跟天山南丽的小和卓(意指圣裔,是族人领袖)霍集占决战,霍集占败逃,兆惠把香妃掳走,送给乾隆。   尽管乾隆对她百般讨好,为她兴建“宝月楼”,重建她的家乡风景,以解她思乡之苦,但香妃仍然抵死不从,还一度想刺杀乾隆,为族人报仇,最终被满清的皇太后绞杀。   有关香妃的故事,最初在清末一些私人著述中出现。据迄今为止的考证得知,最早出现香妃之名的是光绪十八年(1892)萧雄写的《西疆杂述诗》卷四“香娘娘庙”,其中有“纷纷女伴谒香娘”一语。附录中进一步解释:“香娘娘,乾隆年间喀什噶尔人,降生不凡,体有香气,性真笃,因恋母,归没于家。”   光绪三十年(1904)刊印的《王湘绮先生全集》第五卷,则记有回妃被拐入宫,不顺从皇帝,最后被皇太后绞杀的情节。   香妃的名字广泛流传是在进入民国之后。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从渖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文物展览,其中有一幅年轻女子的戎装像。据传该画背面有说明文字指出:“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从此,香妃之名大震。   但后来据艺术史家考证,画的本身原本没有什麼文字说明的。该画送到北京后,前清的一名内务府总管随口说说:“这大概就是香妃吧。”他也没有什麼根据,但“官大学问大”,画中人的身分这么被说定了!一直误传至今。   更遗憾的是,香妃其人其事在正史上却遍寻不著。于是,有些史家利用比对的方法,证明香妃其实就是容妃。他们说,因为乾隆四十一位后妃里,唯一来自维吾尔族的,只有容妃。而且她的封号、种族、信仰、父亲及哥哥的名字,都跟传说中的香妃相同。   然而,容妃的人生跟香妃的命运却迥然不同。首先,她并不是被兆惠掳走,而是被清廷封选进宫的。再者,她并没有被皇太后绞杀。她的确受到乾隆的宠爱,还曾陪伴乾下江南,直到55岁才死。   问题来了,如果容妃即香妃,那麼一大堆有关香妃的故事,又打从那来的呢?会不会是有人不察,把她的出身跟容妃搞混了?   而有关容妃的官方记载里,又为何没有只字片语提到她又名“香妃”,或是她“体有异香”的事实呢?又或者说,有没有可能,关於香妃的官方记载都已遗失,或是遭到故意湮灭呢?这一切的一切,恐怕得有待日后更强有力的证出现,方能真相大白了。   接下来的另一个疑问是,香妃身上的“异香”,究竟是什么回事?有些史家说,所谓香味,其实只是个人感官上的主观认定,未必跟大众认知的「香」的概念全然相符。因此,所谓“异香”,其实只是她的体味!   须知道,维吾尔人的五官、发色、皮肤跟汉人大不相同(部分维吾尔人可能跟土其人比较接近)。说不定她还是“金丝猫”呢!因此她的身体有一股特殊的体味,是可以理解的。或许这正是她吸引乾隆的地方。   更有些史家说,她的体味不过是“奶羶味”;由於她从小饮羊奶长大,久而久之成为了她身上的一种独特的体味。这还算是客气的啦,有些“毒舌”的史家更说,所谓“异香”,其实就是狐臭!   跟有趣又浪漫的故事传说比起来,历史真相有时候还真是相当无趣和煞风景。所幸,历史和传说总给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灵感泉源。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根据他小时候在家乡海宁听到的“乾隆原是汉人”的民间传说,结合香妃的故事,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并创造出“香香公主”喀丝丽这个角色,跟乾隆皇帝、“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合谱出一部“江山美人”的战争史诗。   琼瑶的《还珠格格》则让香妃化身为忠於家乡旧爱,失志不渝的含香。上述两部极受欢迎的通俗作品,都让香妃的凄美传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传唱不辍。 [编辑本段]香妃墓  它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陵墓始建于1640年,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香妃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不过据考证,香妃并没有葬在这里,她确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阿帕克霍加墓整个陵园是一组构筑得十分精美宏伟的古建筑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墙内的巨大砖砌圆柱,柱顶各建一座精致的圆筒形“邦克楼”, 楼顶各有一根铁柱群,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主体陵墓是一座长方形拱顶的高大建筑,高26米,底长35米,进深,高擎着一弯新月。主墓室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陵墓厅堂高大宽敞,平台上排列着坟丘,坟丘是用白底兰花琉璃砖砌成,晶莹素洁。大礼拜寺在陵园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节日期间供教徒们作礼拜用。小礼拜寺和门楼是一组最外面的建筑物,彩绘和砖雕图案极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参天,清幽宜人。  阿帕霍加墓与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群。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名望远远超过其传教大师的父亲。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高40米,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陵墓高大宽敞的厅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坟丘。香妃的坟丘设在平台的东北角,坟丘前用维文、汉文写着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蓝色玻璃砖包砌,上面再覆盖各种图案的花布,既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又有保护墓丘的作用。陵墓左边,建有大小两座精致的伊斯兰教礼拜寺。陵墓后面,还有一大片坟墓,景色十分壮观。  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来此地的游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为朝拜而来的,更多的是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而来。香妃墓实际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称,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陵墓安葬着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兰花玻璃瓦覆盖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兰传教士阿基.买和买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后,长子阿帕霍加继承其衣钵,继续传教,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在其权利巅峰时期统治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吐鲁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称号,成为十七世纪的白山派伊斯兰教的首领,他死后改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孙女。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尔汗,据说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成为香妃,传说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准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当然这只是传说,据清史记载,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3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时间,从北京带回的遗物,葬在陵殿的东北角,所以香妃墓内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陵墓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砖。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内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顶的教经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主墓屋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外面全部是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墓室内部筑有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上整齐地排布着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蓝花的琉璃砖,看上去晶洁素雅。 [编辑本段]越剧剧目  历史剧。南薇1943年编剧。取材自清初史料,并参照同名京剧、电影编写而成。  写清朝初年清兵西征新疆,维吾尔族女子香妃的丈夫小和卓木酋长被杀,香妃被掳至北京。乾隆皇帝见其貌美且遍体生香,用各种手段诱使其顺服。但香妃心中牢记国恨家仇,宁死不屈。  该剧于1943年11月1日起首演于上海大来剧场,南薇导演,袁雪芬、张桂莲、陆锦花、吴小楼分别饰演香妃、乾隆、小和卓木、大和卓木。该剧在沦陷后的上海演出,表达了广大观众不甘当亡国奴的情绪,因而引起强烈共鸣,日夜两场连演3个星期,场场客满。在艺术上有较大创新,如第二场香妃与丈夫小和卓木及其兄大和卓木在沙漠里被清兵追击边战边逃时,三人交替唱着激越而苍凉的[高拨子];唱腔中还吸收了南派京剧中[联弹]的处理方法。尤其是在第三场,当乾隆为使香妃死心,命小军用盘子端了小和卓木的人头给她看时,袁雪芬从人物此时此境的内心体验出发,破除了传统表现程式,唱出不同于[四工调]的崭新曲调,使越剧新一代的主要唱腔[尺调]由此产生。因此,该剧被称为越剧改革的奠基之作。1943年12月,大中华、百代唱片公司为该剧“哭头”等唱段灌制唱片7张。1944年10月16日至11月5日,雪声剧团在九星大戏院以《新香妃》剧名演出 。

lin3zj 发表于 2010-2-3 17:42

虽然文章好长,但是还是坚持看完了,喜欢香香的女人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