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文化产业化”的说法很荒谬 点击数:841

 

               冯骥才:文化产业化”的说法很荒谬

 

人民网北京39日电 (记者黄维)文化产业需要科学发展,思辨文化产业的问题,现在出现另外一个词,我觉得非常荒谬,就是文化产业化。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今日举行的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上作出上述表述。

  我觉得文化产业这些年来在整个国家的文化领域是里是一个关键词,大家很关注文化产业,国家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辨。冯骥才说,多年以前文化界提出了一个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的,叫文化自觉,提出来以后慢慢就转化为政府和国家的一些思考,近些年来国家对文化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了,我觉得国家的文化自觉开始树立起来了。我特别注意这两届政府的工作报告里有这么几句话,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温总理讲了一句话,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里,谈到文化的第一句话说,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我觉得说到了文化的本质,国家的文化自觉是非常重要的。

  冯骥才认为,但是只有国家的文化自觉是不够的,国家的文化自觉必须转化成全民的文化自觉,这样我们国家的文化才有希望,社会的文明才能进步。由国家的文化自觉转为全民的文化自觉,我认为现在的社会有两个思潮性的障碍,一个障碍就是文化的政绩化,还有一个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必须进入官员的政绩他才重视,否则他就没有兴趣。


  文化产业是一个名词,是从20世纪初美国开始兴起的,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概念,就是工业生产的模式,也就是说是可以成批生产的。面对大众消费对象,有一个层面,一种服务性的和经营性的行业是文化产业,这个产业我们过去没有,它是一个现代产业,我们在国家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过去没有,我们现在有,我们还要大力的发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文化产业需要科学的发展,思辨文化产业的问题,现在出现另外一个词,我觉得非常荒谬,就是文化产业化。

  冯骥才说:“‘文化产业是一个名词,它有确定的、特定的内含,它有特定的标准、特定的本质。文化产业化是一个动词,因为有些文化是不能产业化的,因为文化是精神性的,精神性的东西就没法产业化。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打造,因为只有产业才能打造,文化怎么能打造呢?精神的东西怎么能打造呢?你说唐诗能打造吗?你说爱情能打造吗?我说我和我老婆用五年的时间打造一个爱情,怎么能打造呢?

(责任编辑:黄维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