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防止文化产业“全盘主义”“偏颇化” 点击数:970

 

    防止文化产业全盘主义”“偏颇化

 

 

               陆天明

 

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短短几年,“产业”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实体也在发展和积累。文化出版产业化,体育产业化,电影产业化,电视剧产业化,戏剧产业化,甚至教育产业化……“文化”这个曾经只会花钱而不会挣钱的“娇娃娃”终于也开始挣钱,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总是驼子背上那个大肉疙瘩,成为政府的负担了。从某一个方面看,这是一件不能不办的大事,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与此同时,文化的泛产业化之风也在大江南北弥漫,真可谓无分南北、无分老少,只要是“文化”和“文化人”几乎都被卷入这股以市场化为主体的漩涡中,都言必谈“产业”了。目前文化“全盘”产业化浪潮兴起,我们应心生警觉,防止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全盘主义”和“偏颇化”。

全盘主义和偏颇化就是文化全盘产业化,完完全全地以市场为主体,文化发展的屁股完全坐到“产业”一边。这当然与社会文化事业和产业两条路并行的大方针相悖逆。文化完全市场化产业化,最后将只剩下“产业”,而“文化”却将渐行渐少,渐行渐迷茫。

不是没这种可能。我们的教育、医疗发展已经走了“产业”化的弯路了。文化发展这些年固然呈现出繁荣景象,但隐忧很深,电影、戏剧票房不断创造新高,产业的规模扩大,但是真正深入人心经得住时间磨砺的作品并不多,暴露出把握现实能力的欠缺。我们具备了文化产业中的明星化、票房论,却缺少内容这一内核。
    
平心静气地说,不能说产业化以后我们就没有“生产”出一部表现现实生活,关注人物命运的好作品,但这类佳作确实非常少。电影是这样,别的文化创作领域又如何?更不要去说体育了。刚揭出的足协丑闻已经在充分告诫我们,如果我们只知产业、只认市场,而忽略了个中的文化真谛,就将违背文化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最后哭泣的、受伤的是当代民众的文化期待和一个伟大民族复兴所必需的心灵与性灵滋养……

   
过分强调商业化、市场化,过分迎合票房,过分俯低趣味,未免要沦丧美感、艺术感和精神力量。“市场”固然是传播和生存的动力,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绝不能成为“被牺牲”的前提。

敲一敲警钟,不是杞人忧天。

              原文见《 人民日报 》( 2010048   24  《快人快语》)]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