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在闹戏曲作曲荒,上海则在摧残许如辉
(许文霞)

(50年代中国戏曲音乐家许如辉)
【寒夜闻柝网】 今日转载两篇来自北京“呼唤戏曲作曲”的文章。全国在闹戏曲作曲荒,上海则在摧残许如辉!北京京剧界在寻求好作曲,上海沪剧界则借助司法腐败!把写了80余部沪剧音乐的作曲家许如辉,作曲名份洗劫一空,从史上被扫地出门,不带走一片薄云……。
【转载文章】提到:“戏曲作曲是一个很有难度的工作,不仅需要创作人有专业的戏曲知识,还要具备更为全面的音乐知识,并且还要了解历史、文化等”,“ 从事戏曲作曲,既要耐得住清贫、寂寞,又要全面汲取艺术营养,还要自觉修为自我修炼。要做一名合格的戏曲作曲家,必须是功底悟性兼备。(具)文学、美学、哲学,传统曲牌、流派声腔,和声、配器” —— 一点不假!但今日戏曲作曲何以面临尴尬?人才难得?
其实,许如辉所处中国史上戏曲最繁荣的5,60年代,作曲家也是凤毛麟角,著名沪剧演员王盘声就在[中国电影音乐开拓者许如辉诞辰95周年]贺信中表示:剧团与作曲之比,是“僧多粥少,一位作曲常要为多家剧团作曲,要为多种剧种作曲,对流行音乐作曲家许如辉能屈身沪剧界,1952年曾为艺华沪剧团《葡萄熟了的时候》作曲,十分欣慰。在一家剧团中,作曲要为所有演员的唱腔负责!
(许如辉总谱谱例,待上网)
从许如辉家人为许如辉讨回公道,起诉上海剽窃王汝金山侵权后,汝拿不出证据证明《为奴隶的母亲》等曲目是他“作曲”,于是公然对抗[著作权法],恶意地切分许如辉完整音乐作品,鼓噪“唱腔是杨飞飞自己创作的”。杨飞飞自己也不断在由专人为她设计台词的电视上喋喋不休:“定腔定谱”是她所为。搞笑的是,不争气的杨飞飞早先已坦白“我是不识谱的”。一位连谱也不识者,怎么“定谱”?你杨飞飞又有什么历史书证,三头六臂,能写出许如辉那样有“一条主旋律,五条次旋律”的总谱?“定腔定谱”分明是作曲家干的活嘛,你杨飞飞必需无条件根据许如辉曲谱演唱,乐队必需无条件根据许如辉曲谱演奏的。怎么你杨飞飞50年不啃声,今日摇身一变成“著名作曲家”了呢?这不是你杨团长(许如辉当年的法人代表)在胡搅蛮缠吗?
流派创始人要夺作曲权,其他“阿猫阿狗”级(上海俗语三级不达的一般演员)也在嚷嚷“唱腔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许如辉后人要得太凶”。嘿嘿,一下子居然冒出这么多“作曲家”来了!闲话休提,你们得拿出许如辉总谱模式的“一条主旋律,五条次旋律”,再来与许如辉叫板吧!
圣经“马太效应”曰:“谁若有,则给于,并不断增加;谁若无,则连你本身所有的一点都要夺过来”。
时到如今,自《白毛女》、《罗汉钱》以降,许如辉上世纪为上海沪剧所作历史贡献,已被糟蹋得一片狼藉、片甲不剩,连署名权都被本世纪上海六位法官判没了,被你们这些毒舌人吞没了,他的一切都被你们夺了过去,如今你们还要在麻将桌上侃什么:“许如辉后人要得太凶”?
究竟谁要得太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