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滩与宁波滩簧 点击数:1179
本滩与宁波滩簧
 
阿 泰
 
    上海沪剧,又称“申曲”,再俗一点,称其为“本滩”,即本地滩簧简称。属於花鼔丶采茶丶滩簧戏系统民间小戏。发祥於清末民初。史家通常谓之“三小戏”。演员构成由小生丶小旦丶小丑组合。唱腔源自当地流行的秧歌俚曲丶田头山歌,非常接地气。表演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如《陆雅臣求岳母》丶《阿必大回娘家》,《卖红菱》丶《庵堂相会》等。由於它是上海地区的地方剧种,而上海作为十里洋场,生活方方面面夾杂了几分洋气,所以沪剧而后的发展出现了大量“西装旗袍戏” 。这在多若繁星的花鼓采茶系列的剧种而言,也算得上颇为异类。
    沪剧的曲调犹如江南丝竹,婉约清雅,吴语侬侬,非常动听。一曲《罗汉钱》,一首“紫竹调” ,也曾唱彻大江南北,随着上海知青足迹踏遍五湖四海,曾几何时,广为传唱於祖国大地。兴许受方言所限,没能登上国剧的宝座。但毕竟是上海人的家乡戏。世界上凡有上海人的地方,终能听到这浓浓的乡音,让人不由自主产生淡淡的乡愁,终究难以忘怀。
    沪剧的声腔流派纷呈。就旦角而言,丁是娥的唱腔流暢婑婉,声情并茂,石筱英的唱腔铿锵有力,别具韵味,“杨淑英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唱股),一口气唱出一百多句赋子板,字字句句斩钉截铁,唱者荡气回肠,听者直呼过瘾。另一位当红小生王盘生《碧落黄泉》读信唱段,更是风靡上海滩,大街小巷,只要有人唱上一句“志超,志超,我来恭喜侬” , 便会牵动一场大合唱。甚是疯狂。
    沪剧演员以本地人居多。松江丶川沙丶奉贤丶浦东,基本上均是本乡本土人在唱。但也有例外。著名沪剧演员杨飞飞,她的嗓音略带沙哑,韵味实足,深受观众喜爱。是沪剧中响当当一个流派,她就不是上海人,她的籍贯恰恰是贼骨铁硬宁波人。
 
 
 杨飞飞饰敫桂英
 
    说起宁波,不由令人又想起另一个剧种: 宁波滩簧。老上海宁波藉的市民,少说也有四成。所以宁波滩簧在上海华丽转身,成了甬剧,是有它的地域观众情缘。“上海堇风甬剧团”,在宁波同乡圈里,声名显赫自不在话下。堇风当家花旦徐凤仙,嗓音低沉婑婉,非常糯。与沪剧杨飞飞,评弹徐丽仙,风格相似,异曲同工,她们的沉腔糯调深得观众青睐。她的先生贺显民,与戚雅仙的作曲贺孝忠是同胞亲兄弟。他初登上海滩用的是筱显民艺名。筱显民徐凤仙夫妻档在上海露面,並不是唱宁波滩簧丶甬剧,而是一种宁波曲艺“四明南词”。
 
 徐凤仙
 
 徐凤仙
 
徐凤仙剧照
 
    说起“四明南词”,现在似乎已濒临灭绝,罕有人知。殊不知它却是大有来头的曲种,且背景不俗。“四明南词”也称“四明文书”,它的起源並非出自田间村野,寻常巷陌,而是文人墨客的桌椅案头,作为消遣抒怀的余兴出现,它是明朝的弹词衍生而成。演出时,演员自弹弦索,连说带表又袅袅而唱。唱词平仄分明,词章华丽典雅,曲调悠扬婉转,十分动听。它自视甚高,不进书场,不入茶坊,偶而在寿庆喜宴之时,放声华堂。民间还流传一个故事,据说乾隆皇帝数下江南,曾到过宁波,在白衣寺章状元家住过几宵。听了宁波文书,乾隆十分赞赏,说“此乃是词,不应称书”,然而“宁波文书”似遵钦命即改为“四明南词”。
    这传说是否是杜撰的假旧闻,不得而知。好在宁波人此类传闻颇多,什么“石将军庙泥马渡康王”,“梁山伯庙英台拜花堂”,我也是从小听到大,至今将信将疑,真假莫辨。
 
 
 
 
    在徐凤仙未临上海之前,上海电台里早有一档四明南词节目声名鹊起,《大红袍》《狄青与包公》《孟丽君》三齣长篇弹唱,唱红了一位四明南词艺人周廷发。每晚七点黄金时段,上海凡有收音机的宁波人,不约而同会收听周廷发的四明南词节目。听听周廷发卖卖乌贼子蛋黄鱼鲞,一家人乐此不疲。之后,电台又出现了一个男女双档,说唱《玉连环》,这便是徐凤仙筱显民的初登场。也嬴得了大量听众粉丝。
    电台演唱的成功,催生了上海甬剧的诞生。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徐凤仙丶贺显民领衔的堇风甬剧团终于踏上海派艺术的历史舞台。一齣民间神话剧《田螺姑娘》打响了一个地方剧种。但真正奠定堇风甬剧名望的恰是《半把剪刀》。在没有任何媒体宣传的一个民间小剧团,闷声不响在小海小剧场,一个戏连演三年,经久不衰,这件事惊动了时任文艺界领导的田汉先生。他微服私行,亲临小剧场看了《半把剪刀》演出。事后拍案赞赏,广为推介,一时轰动剧坛。堇风再接再厉,又先后推出《双玉蝉》、《天要落雨娘要嫁》,着实让甬剧风光了一番。
 
 徐凤仙
    一场文革,百花摧残,甬剧自不能幸免。徐凤仙沉疴难起,贺显民迫害致死,文革结束,堇风早已元气尽丧。“堇风甬剧团”隶属于上海静安区。静安区还有一个戚雅仙毕春芳的“合作越剧团”,声名略胜“堇风甬剧团”一筹。根据当时地方政策,文革后百业待兴,上海一个区只能恢复一个。既恢复了“合作”,便不能解禁“堇风”,即便“堇风”是独养伲子,也不能违反政策,临门一脚,踢得上海甬剧起死回生无望。这是非常非常令人遗憾的一件事。
    偶记一则,以备遗忘。个人忘事小事一桩,被历史遗忘,那才是真正悲剧。
 
                                                                               (2018.11.24.阿泰於沪上寓所)
 
友 情 链 接:
寒夜闻柝-中国民族乐派音乐家许如辉 | 上海无名 | 【作曲家许如辉】 | 【上海许如辉】 的视频 | 凤凰无名博客 | 中国戏剧网 | 中国黄梅戏 | 越剧南薇弟子 | 文硕:中国首席娱乐官 | 东方文献 | 许如辉女儿 |
版权所有:遗珠阁  地址:中国上海  手机:13564612407  沪ICP备09000149号                        网站建设中国企业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