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奇才南薇
傅全香 口述
傅俊 整理
一篇写“闪电小生”马樟花,是越剧界演员中的一个“奇才”。这一篇要写越剧《梁祝》、《祥林嫂》、《孔雀东南飞》的编导南薇,他也是越剧界的一个‘.奇才”。
南薇,是越剧编导的早期先行者。1943年,他就参加大来剧场的越剧改革工作,编导《香妃》、《绝代艳后》,《一缕麻》、《洛神》、《祥林嫂》等戏。越剧十姐妹义演剧目《山河恋》也是由他主要编导。我和南薇,是从1947年东山越艺社成立后开始交往多起来的。我很尊敬他,他对我在艺术上也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解放初期,东山越艺社的剧务部工作,由他主持。那时,东山越艺社编导阵容很强,有陈鹏、朱铿、宗华、司徒阳等等。前期还有吕仲、肖章、刘如曾、郑传鉴等。但是,主将是南薇。他为我编导了不少戏,《大地》、《真假夫人》、《晴雯之死》等等。最有代表性的是《梁祝哀史》、《祥林嫂》和《孔雀东南飞》。
1950年8月,东山越艺社应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的邀请,赴北京演出。这事在北京全靠田汉支持,在剧团,则全由南薇主要策划两个公演剧目《梁祝哀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祥林嫂》也都是由他编导的。《梁祝》采用台上搭台布景,大幕开启后中问不再闭幕,用灯光布景来更换戏剧环境,让演员在台上搭台的布景和台阶上穿梭演戏,犹如电影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的表现形式,样式新奇,这在当时是个很新创造。《祥林嫂》,我当时有些怯场,因为珠玉在前。再演为难。南薇鼓励我,说:“不要怕,各有特色,你有乡土气息。”东山越艺社这次京之行,是上海越剧第一次晋京演出,受到重视,受到欢迎。周总理请我们到家作客,我和范瑞娟,还有就是南薇、陈鹏,并合影留念。《梁祝》进怀仁堂演出,毛主席也来看戏,然后召开了首都文艺界座谈会。影响很大。
“东山”回到上海后,南薇又为我编导了(《情探》(田汉、安娥编剧)、《劈山救母》和《孔雀东南飞》等戏。《孔雀东南飞》从1950年演到1951年,客满三月, 成为我演出的最有影响的新剧目。我认为,这也是南薇编导得最成功的一个剧目。《祥林嫂》和《梁祝》,南薇都是首先编导,初创出新的功臣。然后经过后来者不断加工,反复提高才成为越剧舞台上的优秀剧目。《孔雀东南飞》则是他自始到终,独力创作,独具特色的一个越剧优秀剧目。
《孔雀东南飞》在五十年代中期,还由丁赛君和筱月英天鹅越艺社演出过,也取得很大成功。“孔雀”能飞得更高,还是在1980年。越剧院要到香港演出,香港方面有人提出要看《孔雀东南飞》。我也很想重演这个戏。于是,就请来了南薇,我们共同商议怎么修改和提高这一部三十年前的越剧名戏。
1951年下半年,我随东山越艺社加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南薇也于1953年进过团,1955年,成立越剧院,不久,他就自动离职,由于多种原因,有历史的,时代的,也有个人的,南薇和我在编演上没有再继续合作。到1980年,他己经老了,经有关方面指示照顾,在上海越剧院领退休工资,我们才再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孔雀东南飞》的修改重排方案。我们都同意这样三个意见:作为修改重排的主要设想。一是将刘兰芝塑造成外柔内刚的古代女性,不仅是可怜的苦媳妇,以兰花幽香为特征。二是不要纯赚人眼泪,演成大悲剧,五十年代是以这个取胜的。婆婆不是简单的恶婆婆,不能睑谱化,对这个少年守寡的老妇人作更深的心理分析。三是不要过分鞭挞焦仲卿,不能简单化。身为孝廉,从小由母亲抚养长大,母子相依为命的特殊家庭,自有着特殊的感情。
此外,在唱词上,唱腔上、场次安排上,都作了大量修改。对长诗的理解,也有进‘一步所得。洞房、雀盟、雀会三次盟誓,都作了艺术强调。
南薇对我说:他老了,不再导演了。就由他的弟子,也是好友朱铿担任导演,他只担任编剧,还可到排演场边排边改。
三十年后的《孔雀东南飞》比起五十年代时自有很大提高;第二年,又拍了戏曲电视剧再进行一次提高丰富。这个戏终于成为越剧舞台上的优秀剧作。这是我在越剧舞台上晚年的一部好戏。这也是南薇在越剧舞台上的最后杰作。
南薇还对我说过,他还有两部戏未完成,本来想为我编导的。一部是《牡丹亭》一部是《茶花女》.他还写过好几次提纲。南薇在1989年因病而死。我那时正在外地演出,未参加丧礼。他在病重期间.还给我写过一封信,好几张信纸,还说了不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话。可惜这封信后来遗失了,只能让它绝迹了。
南薇是越剧编导中的一个 ’奇才”,他为越剧早期改革立下丰功伟绩。《祥林嫂》、《梁祝》,还有《孔雀东南飞》都将长留越剧史册。但他的思想、性格、脾气也与人有异,所以形成他后来脱离越剧的“奇遇”,没有创造更大的“奇迹”。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有一些时代造成的因素。
傅全香饰演的祥林嫂剧照
【东山越艺社】傅范梁祝剧照